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正在显示: 1 - 10 of 67 文章

瑞青打造中文图书借阅中心—“致公书屋”正式开放!

昨天是瑞青2019年秋季最后一天上课日。这一天,拥有393本中文书籍,涵盖儿童绘本、寓言故事、中国国学、传统节日、历史地理、古都名城等几大内容的瑞青中文图书馆也正式开放啦!
瑞青图书管理员程洁瑛老师
经过数月的准备,瑞青中文终于建设成了一个适合本校学子借阅的课外阅读中文书籍的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馆在建立过程中,受到了瑞典华人总会、北欧致公协会的大力支持,向图书馆捐赠了230本书籍和100张电子阅读卡,并帮助从中国空运书籍至斯德哥尔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语言学习的最佳助力。
瑞青图书馆正式开放的一件大事,就是寒假学生读物全校发放!
本次活动共借出图书近300本,全校所有母语班学生都参加了。
低年级以绘本为主,中高年级班级多为关于中国大好江山、历史、传说等书籍。
本次寒假阅读课题通过各班老师依据本班学生水平,学习进度,以及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初步筛选。再由同学们挑选借阅,安排进寒假作业中,填充同学们的阅读量。
拿到一本本崭新的阅读书籍,同学们都非常开心。带有图片和注解的内容,更加方便孩子们理解和自我学习。
有的热门书还引发了小小的争执,不过不要急,图书馆的书是可以轮换的。如果有特别喜欢的书,可以告诉本班老师,老师就会帮助你加入排队系统。

这个寒假,让我们一起读书,认字,学中文,看中国吧!

第二场汉语水平考试顺利结束

11月16日清晨,时钟上的指针还不到8点30分,第一批考生就陆陆续续地来到瑞青中文学校开始做考前的注册了。其中,一位瑞典家长专程开车送儿子卡尔来考试。她当天在脸书上激动地发表感言称:“18岁的儿子从六年级起就选修中文,已经学习了六年。我们做父母的很自豪孩子喜欢上了汉语这一门语言。如果能通过汉考来给自己的水平做一个测试那就太好了。”

本次所有六个级别的汉语水平考级都有考生报名。考生中年龄最小的为15岁初中学生,最大年龄的考生是一位71岁的中文爱好者。这次考试的一个亮点是参加最高级(6级)考试的考生中有几位是无中国血缘关系的瑞典年轻人,他们认为自己在考试中表现很不错,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通过两次HSK考试的经验累积,瑞青已经拥有了一支走向正轨的汉考运作团队。团队的工作态度和模式受到了应考考生们的称赞与推荐。在接下去的几年里,瑞青将继续密切地与瑞典各大院校,以及教育机构,中文社团等积极合作,为莘莘学子们创造优质的考试环境!

随着全球汉语学习热度的不断高涨,汉语考试作为衡量汉语教学、汉语学习水平的标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2019年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已达80万人次。仅次于雅思、托福考试,成为了世界第三大考试。

汉考欢迎更多考生报名明年的考试!

瑞青本年度教学交流及团队组建活动特写

(2019年11月 颜佳)秋高气爽,枫林如火。10月18日,瑞青教师团队共计17名教师,在王梅霜校长和校委会的组织下,偕同部分家属,一起登上了Slussen港出发的Viking Line游轮,展开了为期24小时的金秋游轮团建活动。

为了推动科学教学,交流教学经验,解决教学难点,增强竞争力,协调团队合作,每年瑞青老师们除了正常教学工作,还会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清晨透过舷窗极目眺望,碧水蓝天,海面波光粼粼。在海天一色的美景的感染下,老师们精神饱满地开始了工作。

进入会议室,辽阔浩瀚的海面赫然眼前,震慑人心。可是老师们却无暇欣赏,为了心无旁骛地专心工作,老师们拉上了窗帘,把天堂般美景挡在了窗外。
        会议期间校长就将来的工作方向和几个之前在课后会议上大家提出的重点难题,进行解释和阐述。在老师们的商讨下,就课后校网站后台操作程序,以及教学材料汇总及有效交换等内容做了讨论,并且达成统一的方案。
        随后,每个老师介绍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进度,阐述了教学目的和目标。大家都毫无保留地交流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海外中文学校的特点是同一班级学生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以及汉语程度不同等等,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着天壤之别。加上并非常日制学校,因此每一次上课对老师们都是极大的挑战。

虽然船体的晃动导致有些老师有不同程度的晕船,但是一点儿也没耽误老师们的热烈讨论,令人受益匪浅。

对于由此所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家发言争先恐后,气氛热烈。刘玲老师提到在面对难题时,作为老师,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既然是老师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我们不放弃,相信孩子也能感受到。一席话赢得了在座老师们的热烈掌声,非常鼓舞人心。

研讨会的最后校长逐一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多项工作,具体落实到个人。老师们还给学校的硬笔书法比赛作了评审。
会议超时进行到下午三点多,大家饥肠辘辘奔向船上的餐厅。

当然此次活动也是学校为了感谢老师们平时的辛苦付出举办的休闲活动。在会议时间之外,大家或是随小团队登高观海,或是带着孩子去儿童乐园,或是去Fun Club听歌,跳舞,当然更不能错过免税店买买买。

傍晚回到斯德哥尔摩时已是万家灯火,此行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除了本次金秋游轮团建活动,9月27日在市中心的一个会议中心,中高年级组的10位老师还开展过一次教学会议。

会议主要就各个班级目前的进度,学生编制,以及文化课程的核心教学意义做了探讨。并且在对比和学习瑞典当地同年龄学校的内容和程度上进行了教学调整。对于进入文化课学习的年长的孩子们,如何调动和保持对中文的兴趣和热情是最重要的课题。已经不能仅仅以识字,日常会话为教学基准。对中国祖籍国的了解,中国传统,神话传说等文化知识的传播与传达,成为了高年级组不一样的特色。

团队活动有利于加强了老师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聚合了士气,对于提高老师们的职业素养以及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也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个优秀的团队所具备的团队文化应该是团结,包容,信任,合作和责任。相信老师们通过今年的团建活动都收获满满。在接下去的一年中,我们更将齐心协力,弘扬中华文化,推广中国语言,在瑞青的发展中各尽其责,发光发热!
想要加入我们吗?
瑞青中文招募教师!
优质的团队,高效的工作,科学的课程,温暖的福利,就差一个认真负责,热爱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你!
你可以参与到:
● 教学交流活动:温泉,游轮,春秋游
● 学期工作会议
● 免费教职工午餐
● 教师子女免费入学
● 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礼物
● 年度优秀教师奖励
● HSK汉考中心培训
● 美国,德国,荷兰 新加坡等海外交流机会

千元大奖花落谁手? 国庆征文与作品邀您同赏

本次国庆70周年主题征集活动收到了近百件参赛作品,包括了征文,绘画,影视等各种形式。为鼓励同学们今后继续深入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知识,学校特别为本次征集活动设立了千元现金奖励等诸多奖励方式。

(因作品数量很多,本报道仅选登部分作品。更多优秀作品下期再展出。)

《努力与奋斗的中国人》

安利永

我越学汉语,就越喜欢跟中国人交流。

 

     通过与中国人一起交流,我更多地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文化,开阔自己的眼界。这其中,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是他们对学习和工作有着十分努力的态度。这样的精神是我在其他的国家从未曾见过的,是无与伦比的。这种精神感染着我, 鼓舞着我。

 

 

     回顾我第一次去中国旅行,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参观上海一所高中。2018年10月30号,我跟我的中文老师,以及其他十几位同学一起去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中,我们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们做了交流活动。在这所学校里,我遇见了两位特别的老师:濮晓粹老师和付君老师。

 

     在图书馆交谈时,我向他们述说了未来想如何使用我学到的中文知识去完成我的梦想和愿望。我当时说得眉飞色舞,老师们非常感兴趣。她们看着我, 眼睛炯炯有神,认真地询问了我很多问题。在离开的时候,老师们还送给我一本书,鼓励我继续努力寻求知识,鼓励我要更加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温暖的行动虽然很小,却让我非常感动,让我更加想继续努力学习中文。这次的相遇对我影响很深,她们表现出了中国人对努力学习的欣赏。

 

     今年夏天我第二次去上海旅行, 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里的地铁交通系统, 和上海地铁的建设过程和发展历史。我对上海地铁艰巨的建造过程感到惊诧。在建设过程的早期,外国专家说过,因为上海的复杂土质,建造地铁线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人没有听他们说的话,打定主意,走自己的道路,短短二十几年时间里完成建造705公里, 17条运营线路的地铁交通网, 每天运客量高达一千三百万人次。上海地铁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了,被世界地铁协会称为“世界城市地铁建设发展的奇迹”。这个建设和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认真和努力奋斗的精神,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决心。努力工作就能成功!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坚强意志。

 

     这种对工作,对事业认真的态度让我常常问自己: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强调要努力工作呢?为什么认定要坚持努力工作呢?我越思考这个问题,就越感受到这个问题很深刻。我想这种奋斗精神来源于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在中文里有一句谚语:“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这个谚语意味着:经历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和得到别人的敬重。

     中国人的这种奋斗精神还可以从一个中国古代传说中得到更进一步的了解。大禹治水是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为人民的安全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把一切献给了治水工程。在这个过程中,禹曾三过家门而不进入。他的奋斗精神感动了当时所有的中国人。因此,他后来做了皇帝。这个故事证明努力工作必然带来成就,也表现了中国人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感受到现代的中国文化还保留着这一努力奋斗的精神。

     一个民族的精神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我从中国人身上看到的是努力奋斗精神, 这种精神不只是一个人所有的,也不只是一个人的想法, 而是全中国人民的价值观。这是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的推崇。这种永远不放弃的精神是十分感人的,这种发愤图强的精神让我爱上了中国。

指导老师:王梅霜

斯德哥尔摩瑞青中文学校

 

《墨香》

朱宓圣英

小时候,妈妈常跟我讲王羲之的故事。长大后,我在网上看到了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当时,我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毛笔字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那么喜欢《兰亭集序》呢?

     直到那一天,参观制墨厂才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制墨厂就建在黄山的脚下的歙县,我在那里看到了制墨的全过程。我做梦也没想到,一块小小的墨制作起来有这么复杂,有这么多工序。

     首先,工匠叔叔们要提取墨粉。墨粉是通过燃烧桐油得到的。26斤桐油只能提取一斤烟粉!工匠叔叔们每隔一小时需要用刷子去收集燃烧桐油留下的黑灰。然后往烟灰里加一些特殊的胶水和香料,再用一个铁锤不断地捶啊捶,捶啊捶。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铁锤竟然有八斤重!这些工匠叔叔们到底每天要重复多少次啊!接着,工匠们把捶好的墨团放到模子里,再把模子使劲压一下,花纹和形状就出来了。最后,还需要把做好的墨块自然风干六到十二个月。之后,工匠们把做好的的墨块描上颜色,一块墨终于做好了!

     此时淡淡的香气涌入我的鼻腔,突然之间,以前我在屏幕看到的那些书法作品都活了过来。它们有了色彩,有了温度,有了文化的灵魂!原来这就是墨!这就是墨香!这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啊!这就是中国人喜爱书法、喜爱王羲之的原因。制墨的工艺延续了千年传承到今天,让我们了解古人的生活、工艺和精神。

     虽然我生活在瑞典,但骨子里流淌的中国人的血脉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天然的亲近感。我梦想等我长大以后能做一个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将中国文化传给世界各地的所有人。 

夏令营写作班辅导老师

斯德哥尔摩瑞青中文学校

欣赏完了丰富多彩的作品,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最终大奖究竟花落谁手吧!那么现在终于到了揭晓本次活动的获奖名单了!

 

感谢积极参与和支持本次作品征集活动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学中文并不难,难在给予孩子语言输出的机会。

瑞青相信这样的活动能够搭建一个让孩子们展示和交流中文学习的平台,能够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基石。

中国,在我们的课堂里。

中国,也在孩子们心里。

 

 

 

 

献礼国庆 祝福祖国——瑞青学生作品展

明天是伟大祖国70周年国庆。在中国,13亿同胞将把目光聚焦北京天安门,举国上下一同欢庆这一盛大节日。我们的校董事长叶沛群先生、董事伍王令先生已受邀前往北京,将以海外杰出侨领代表身份出席国庆庆典观礼。

   而远在北欧的瑞典,我们瑞青学子也要通过自己的创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献上一份衷心的祝贺。本周六在瑞青校园里就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庆祝活动。接下来还是跟随瑞青小记者团同学,一起去看看这次展览活动的精彩亮点吧!

 

 

文:李逸超 指导老师:陈曦

 

       9月28日,在瑞青中文学校的大礼堂里举办了“我和中国”主题作品展览。作品由作文、信件、绘画、硬笔书法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组成,全部来自瑞青中文学校学生的积极投稿。所有班级的同学们包括新入学的四岁小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观看了展品,并投票评选出他们心中最佳作品。

      进入展厅的一瞬间大家都表现出了惊讶,谁都没想到会有如此多的作品井然有序地陈列在这里。参选作者的年龄从四岁到十七岁不等,他们不同程度地表达出了对新中国的情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有一位四岁小同学的作品画的是一副大熊猫。青绿色的竹子映衬着黑白相间的大熊猫们,十分温馨可爱。而另一位大同学画了一张江南水乡的素描。古城旧楼,白纸上的水流倒映着江南水乡的风光,一时之间令人心驰神往。

  在展览中央的大荧幕上播放的是由上海炫动卫视专为我们的特展活动赶制的《游学江南》片花,展示了暑假期间瑞青部分学生游学上海、安徽活动的精彩瞬间。同学们在金牌语文老师和电视台制作团队的陪同下,体会到了古典江南风韵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从古至今,从点到面地感受到了当今中国的风貌。

  在活动现场,我见到一位小女孩正拉着金色头发父亲的手走进展馆。小女孩的名字叫做张晨嫣,只有四岁半,但也为中国七十周年献上了蜡笔画一副。我用中文向她的父亲问好,并且询问我是不是应该用瑞典语与小女孩对话。“她的中文可比我好”这位父亲以无奈的口吻说到。

     在人群之中我费了很大力气才成功采访到了此次参加作文比赛的朱宓圣英同学。年仅十一岁的她面对采访显得十分紧张,但被问及自己的作文《墨香》时,她还是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她坦诚自己参加比赛就想要获得第一名,虽然看到了其他同学的作品,有些压力,但依然对自己的文章很有信心。当我问她十年后,中国八十周年庆典时会想要怎样为祖国庆生。她说她最近在学习中国神话“嫦娥奔月”,所以她想研制出现代的长生不老神药送给中国。

 

      “十年之后我就在中国的学校了,”说到十年后,十六岁的对外汉语班安利永同学这样回答我。“到时候我就能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能去中国工作是我一直的梦想。”

安利永的作品是一篇作文,题为《努力与奋斗的中国人》。“我对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很赞赏,并且我也很喜欢大使馆(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他们做的很好。(注:此次征文活动是中国使馆倡议和发起的)”安利永同学作为一位非华裔的瑞典学生用中文清晰流利地表述着他写作文的缘由。他还认为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十分的特别。并且作为参加了上海游学活动的他,觉得上海的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功的一种体现,也是新中国努力奋斗的成果!

 作为一名学生记者,看着一幅幅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作品,听着发自同学们阵阵的欢声笑语和他们不时发出的感叹声,我理解和感受到了我们学校举办这次学生作品展的意义。瑞青中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吸引了那么多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一起走进了这一中华文化的大观园。在这里有骄傲的中国家长,穿传统服饰的教师,刚刚走入汉字王国的可爱小同学们,已经能比较自如地用汉语表达情感自豪的大同学们,以及怀着中国梦的瑞典高中生同学。

 

       小小的礼堂,展不出所有的思绪。但同学们心中大大的梦想,一直连接着对中国的爱!千元大奖花落谁手,敬请关注下期报道!

 

瑞青少儿中国舞蹈班秋季班又要开课啦!

舞台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我们瑞青的小学员们经过几个学期的训练都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舞台经验了!快来参加吧!

1.课程内容:

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舞蹈。

不同年龄分组进行,由儿歌舞和古典舞蹈组成,如:经典的水袖舞、扇子舞、蒙古舞等。

2.招生对象:

年满四周岁直十三岁,喜欢跳舞,零基础开始。

3.8月31日周六开课

舞蹈教室Södra Latins gymnasiumB座307室

4.授课老师:

陈芃芃多年从事舞蹈及舞蹈培训,有相当的授课经验和组织能力,孩子经过培训可参加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

5.每学期13次/1500克朗

电话:0721766376

明月几时有,瑞青中国风!古风舞社一期生定妆照发布!

瑞青要开学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经过第一学期的适应和组织,瑞青古风舞社一期生终于和大家见面啦!就让我们来认识她们一下吧!

舞社每学期都会学习1-2首中国风现代舞蹈,参与各种演出及活动。

此外,每位入学的学员都会获得编导CC老师指导的定妆照一组,并且参与学期视频的拍摄!

还有更多机会参与节目制作与舞台演出!

让青春活泼的身影成为影像记忆的一部分!

让中文学习随着音乐舞动起来!

让中国风不再沉闷!

 

舞社二期生现在招募中!

联系电话:0762543096

微信:sicci2012

学费:1200KR/每人  

课时:12课,70分钟/课

时间:13:10——14:30(休息10分钟)

地点:瑞青中文学校 Södra Latins Gymnasium 302教室

学期课程安排:

  1. 8月24日

  2. 8月31日

  3. 9月7日

  4. 9月21日

  5. 9月28日

  6. 10月5日

  7. 10月12日

  8. 10月26日

  9. 11月9日

  10. 11月16日

  11. 11月23日

  12. 11月30日

瑞青联手上海两家著名教育机构 游学上海第二,三阶段课程

名校导师、针对辅导、专业强化

第二阶段 作文强化

瑞青中文学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中曾多次开展教育交流活动。在为期一周的电视栏目制作内容之后,本着自愿的原则,有一半同学继续参加了第二段的”作文提升”活动。因为正值梅雨季节,而且气温炎热,但是游学活动的热情高涨让同学们依然坚持完成了后续课程。
名校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中
上海市重点中学。上海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学校之一。师资卓越,育人理念先进。
√ 从事一线中文教学15年,潜心研究教材教法,深受学生喜爱。
√ 曾参与编写了《读写一体单元写作教学》一书。
√ 获得2019年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优秀教师奖。
创作主题 ”我与中国”

一个星期的江南游学活动对参加了活动的学生们来说实在是过得太快、太仓促了。人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旅行,第一次跟着老师们走过这么多的地方,见闻、感受和心得如何落在纸上,成为了同学们迫切想要完成的事情。

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写作题目:

史老师首先就如何进行描写、以及主要修辞手法向小学员们进行了介绍。接着她讲解了写景需要突出的特征。
老师利用头脑风暴、游戏、词汇练习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锻炼写作本领,将自己的见闻、感受及心中所想转变为优美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11岁的小学员们表示,自己在今后要更加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阶段 分组私教,全面整合

学校介绍:地处上海市中心地段静安寺和虹桥校区的早安汉语是瑞青的合作伙伴。是孔子学院总部直属汉语考试中心,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室培训证书)认证考试培训中心。

该机构汉语教师队伍强大,专为驻在上海的外企公司和外籍人士提供汉语培训服务和组织汉语夏令营活动。

我们对外汉语组的六位学生被分成三个不同水平组,跟着三位老师做汉语强化培训。其中有两位同学刚刚考完汉语水平考试第三级 (HSK3) , 成绩优异。
同学们每天一起乘地铁上学、放学,每天一起做功课。通过课堂语言强化,实地实践,很大程度地提升了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短期语言培训班结业时,老师们为同学们留下了评语:
短短两个星期的游学和课堂提升,同学们的收获颇丰。
读着老师们写的评语,听着安利永同学已经能用流利的中文表达自己对中国的热爱、看着学生们写出来的学习心得和习作,我们做为项目筹划和领队老师都感慨颇深。相信这次游学活动,一定会成为同学们今后学习路上的强力助益!

衷心感谢所有支持瑞青今夏特别项目的上海虹口区政府领导、电视台与两家教学合作方的全体工作人员,辛勤辅导的老师们,以及积极参与的家长们。

我们明年再见!

到今天为止,“跟着名师游学江南”的报道就全部结束了。欲回顾所有内容,请浏览:

瑞青学子与上海电视台电视节目拍摄 – 今日中国篇

作文小镇+瑞青中文

语文名师+资深导演+历史穿越+文化感受

活动报道 4(7月11日-12日领略上海现代化发展)

7月11号,活动的第三天,一大早现代高铁又把营员们从古调徽州,带回到了现代化的上海都市。中国人的工匠精神不仅仅在古代园林的精雕细刻,不仅仅在墨香红漆上的钻研琢磨,更经历千年传承到了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之中。

中国制造,是工匠精神的代名词。

课程一 17+3条地铁线

在吴老师和摄制组人员的陪同下,同学们走进了上海地铁博物馆。

地铁是现代城市的大动脉,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实力展现,而且是解决大城市交通紧张状况的最有效方式。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设计上海地铁的中国先驱者们就在黄浦江旁的简易棚里规划着一幅幅雄伟的蓝图。他们推翻了外国专家针对上海复杂土质得出”不可能”的结论,用自己的努力在”上海地铁之父”刘建航博士的领导下,于1993年成功建成第一条地铁线。

经过短短26年的飞速发展,上海地铁已经拥有17条线路,总长度为705公里覆盖密度极高的地铁网,每天运客量高达一千三百万人次。到明年2020年还将增加三条新无人驾驶地线路,总长度将达到830公里(为世界最长!)。上海(中国)轨道交通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里程上,都赶超了世界上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走完的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

同学们在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时都不禁发出惊叹: 地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可我们都没有思考过原来它的建造、使用会面临这么多的难题。

而中国的科学家们正是用工匠精神去克服难题,突破创新!随后,吴老师帮助同学们对工匠精神做出一个总结:

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
艺痴着,技必良。

课程二 上海电影发展史

上海电影博物馆记录了上海电影和动画的发展历史,老上海的《天涯歌女》,建国初的《葫芦兄弟》,如今的《建国大业》等优秀影视作品都诞生于这里,被铭记于这里。

生在海外的同学们在动画片长廊也能找到不少自己看过,喜爱的形象葫芦娃,孙悟空,黑猫警长,这些一代代传递下来的经典作品可能还将继续用其文化影响力走向更远的未来。

上海还拥有中国唯一获全球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平级。

课程三 作文技巧理论及写作指导

晚上同学们又返回到了上海电视台上课。吴老师给大家就如何描述一件”物”、一件”事”、或一个”景” 做了详细的指导。比如怎样开头,用什么样的顺序来描写一个“情景”,等等,在名师的指点下大家积极创作,时间限制在短短20分钟的时间内。

最后,吴老师就同学们写作的内容分别进行了点评,安欣雅、锦祖、玲玲、圣美和圣英这几位同学还得到了嘉奖。

课程四 中国制造

最后一天,同学参观了中国一家正宗的民企,”三一重工”,出口海外的商标品牌为”SANY”。

三一集团主要生产混凝土机、挖掘机、旋挖钻机、压路机、汽车起重机和港口机械等重型机械产品,以及大家都了解过的环保,干净的的风力发电机。

总结:什么最深刻?

活动临近尾声,摄制节目组的袁导演向每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此行的所见所闻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同学们有的喜爱古代的制墨工艺,漆器工艺,有的偏好地铁线路等科技领先技术,非华裔学生们对同里的古建筑赞叹不已。虽然大家喜好各异,但都在这次活动中领悟了中国的工匠精神。不少同学还说学中文也要有工匠精神呢!老师听了,真的非常欣喜!

工匠精神,这短短四个字或许就是中国70年改革开放、经济超速发展的一把神秘钥匙!

跟着我们图文一起游学的你,也感受到了吗?

本次游学活动中,正好遇到斯宁同学15岁的生日,同学和老师们也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一起庆祝!

这个暑假相信会成为同学们难忘的一次体验,而工匠精神是不是也通过这次游学,传达到了我们海外学子的心里呢?

欢乐的活动暂时落下了帷幕,参加B段作文提升班活动的同学们还将继续,我们的报道也会继续跟进。而节目组拍摄的素材也送进了电视台进入剪辑后期制作,作为电视台和瑞青中文献礼祖国70周年的礼物呈现!

一起期待吧!

瑞青学子与上海电视台电视节目拍摄 – 赏析和写作篇

作文小镇+瑞青中文
语文名师+资深导演+历史穿越+文化感受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语文教师

✔️ 松江区小学语文学科名师

✔️ 全国小古文写作大赛特邀评委

✔️ 2018-2019年度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最具潜力奖获得者

✔️ 2011年起,开发“小诗词”课程,注重小学古诗文趣味启蒙

✔️ 著有乡愁散文《我用往事读懂你》,编著《小学生小诗词100课》,《古文就得从小学》。

活动报道(7月9日古镇诗词课) 

课程一 水乡寻芳

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始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天街小雨润如酥,这一天,同学们早早起身,离开熙熙攘攘的大都市,跟着老师、跟着导演和摄制组行走绵绵细雨中的水乡三桥,感受江南风貌。领略古诗词意境。

课程二  古园探幽

漫游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

吴老师就园内主要建筑,客厅、茶室、花园等中式特有的建筑设计做了详细的讲解。

课程三   写作分析

游玩之后,同学们在吴老师的鼓励下尝试即兴赋诗。吴老师就学生习作做了现场分析和辅导。请欣赏诗词一首:

课程四    诗词鉴赏及创作指导

一天的漫步水乡观览之后同学们返回了上海电视台继续上课。吴老师又带领着营员们共同品鉴《忆江南》和《水乡》这一古一新两首诗歌,高声吟诵、细细品味。

随后,同学们在吴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诗歌创作。老师首先即兴做了一首以忆江南为范本的诗。

接着营员们模仿老师的作品,按照诗歌的规律尝试创作,不少营员都写出了两到三句。当然,也有三位同学写出了以同里为主题的处女作。请欣赏一首:

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吴老师还向营员们赠送了自己编写的两本书籍。

今天的古镇之行让同学们切身感受了中国诗词文化之美,也让同学们从短文句的诗词中快速学到了语言的编辑方法和写作思路与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