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正在显示: 61 - 67 of 67 文章

瑞青第一个中文已达高级职场应用水平的学生

我教一个尖子班

(岳长顺2016年7月)二〇一五年十一月末的一个周六上午,瑞青中文学校的二十五个班级正在上课。课间,斯京某国际律师事务所的梁女士在楼道看见我,兴奋地对我说:岳老师,您教的学生叶瑞霁真棒,前几天我就这事已经给王梅霜校长写了一封信。梁女士是一位具有很强国际化背景的专业人士,从小在香港长大,在加拿大读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现任这家律师所的高级律师。

我想请梁女士介绍一下我不知道的故事。梁女士娓娓道来:前不久,湖南的一个代表团拜访我律师事务所,洽谈合作业务。我们的会谈是瑞方讲瑞典语和中方讲中文,由中方的翻译担任译员。叶瑞霁是斯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正在我所实习。我所的合伙人(即事务所的老板)让瑞霁也参加会谈。会谈过程中,涉及到瑞典的一些法律条文,中方翻译遇到了困难,有的地方译不出来,有的地方译得不准确。在这关键时刻,旁听会议的瑞霁出手相救,用流利的瑞典语和中文担当起了中瑞翻译,翻译准确流畅,保证了会谈的顺利进行。会谈后,事务所合伙人对我们说,叶瑞霁的专业水平和中文水平完全胜任我所的工作,可以聘任到我所工作,并请我给王校长写信致意,赞扬瑞青中文学校的教学水平。我问过瑞霁,你的中文老师是谁,瑞霁回答是岳老师。我找你就是想聊聊这件事。

岳老师

年末的最后一堂中文课,叶瑞霁同学来了。我请她讲讲这个故事。瑞霁腼腆地说,我当时就是旁听会议,我听到中方的翻译翻得不对了,因为她不熟悉瑞典的法律,我就说出正确的译法,后来就由我做翻译了。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叶瑞霁同学所在的这个班是瑞青的最高年级班,可以说是尖子班。三年前,王梅霜校长坚定地办这个班,安排我教这个班。青田同乡会非常支持办这个尖子班,要求不论学生人数有多少也要坚持办下去,在资金上全力支持办好这个班。瑞霁是瑞青学校九年办学培养出来的第一个语言水平达到职场应用水平的优秀学生。该学生的出色是她长达十五年坚持学习,努力学习的结果。这也是与瑞霁的启蒙老师以及瑞青历年中文老师的辛勤教学分不开的。

上学期末我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测验了同学们的识字量。字表共收35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我非常满意测验的结果是他们的识字量在3100-3500个之间。我问同学们,如果我要求会认会读,你们可能掌握多少个字呢?他们回答可能3000左右。我仍然很高兴。据我所知,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共出现3189个字。我的学生都达到了中国小学识字教育的毕业水平。我不敢说,他们达到了中国小学毕业水平。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特别是写作能力与国内的小学毕业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敢说,他们都过了中文识字关,都过了中文的阅读关。少许了解一些海外华文周末制教学的人一定会感概,能让一个在瑞典生在瑞典长大的学生保持十五年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学得这么好是件多么不容的事情啊!他们真是瑞典华人孩子的榜样!

三年前,我接手了这个班,现在我已经教了六个学期。我班的学生最多时有八九个,最少时只有一个学生。最小的年龄是十二岁,最大的已是大学生了。有在中国读过小学四年级的,有的是在瑞典出生的,完全是在瑞典学的中文。学生的中文水平不一样,年龄也相差很大,学生们对中国的熟悉程度也不大一样。要教好这样的班级真是一个挑战!

我是国内八十年代中文系的研究生,在国内做过中学老师,也做过大学老师。我懂得,做好老师必须是熟悉学生,熟悉教材。在瑞典教华人孩子中文,老师和学生都有大语言环境的困难。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的语言是瑞典语,使用中文的环境局限在家庭。孩子们学习中文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中文学校是周末学校,一周一次课,一次三节,一个学期十五周。同学们一个学期有四十五节课,一年有九十节课。还有,帮助孩子学好中文母语的最好老师是爸爸妈妈,家长的认识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最关键的是学生本人对学习保持的高度兴趣。按照我对瑞典华文教育状况的分析和认识,我把我的语文课教学目标定在:

普通话,普通话和拼音要过关。一定要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标准的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

阅读,阅读要过关。一定要让学生阅读最好的课文,在阅读中养成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量,

获得流畅阅读的能力

识字,识字要过关。一定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增加识字量,通过写字练习巩固识字量。

三年,六个学期,二百七十节课,我都教了学生什么呢?我把所有的教案翻了一个遍,盘点了一通,我的语文课讲了这些内容:

中国文学作品43篇(包括小说、散文、随笔等)

外国文学作品12篇

中国古典诗词38首(其中现代诗词2首,外国诗歌1首)

古文7篇

百科文章 20篇

读书 2本(刘墉著《超越自己》和杨绛《将饮茶》

同学们一共阅读了120篇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文章,阅读了两本书。

同学们阅读过的名家著作比如有:

 中国文学作品九篇

聂华苓作品《亲爱的爸爸妈妈》,朱自清作品《背影》,杨绛作品《老王》,余秋雨作品《信客》

茅以升作品《中国石拱桥》,吴冠中作品《桥之美》,叶圣陶作品《苏州园林》,陈从周作品《说“屏风”》,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外国文学作品一篇

西蒙诺夫作品《蜡烛》

中国古典诗词二首

杜甫《望岳》《春望》

科普作品二篇

梅涛《生物入侵者》,黄天祥《落日的幻觉》

媒体文章二篇

《中国鲤鱼在美国五大湖繁殖(泛滥)》《中华毛蟹即大闸蟹在德国繁殖》

中国文学作品十四篇

马跃然著作《另一种乡愁》选读:岳老师3

 

读一本好书四篇

刘墉著作《超越自己》选读:岳老师2

《保护根本》《恒星的陨落》《读书的方法》《活的历史》

同学们阅读过的名家有:

中国著名作家

聂华苓、朱自清、杨绛、余秋雨、茅以升、吴冠中、叶圣陶、陈从周、黄传惕

梅涛、黄天祥、孙犁、李森祥、老舍、竺可桢、鲁迅、三毛、易中天、徐迟

舒婷、沉河、季羡林、梁晓声、张洁、萧红、贾平凹、梁实秋

刘墉、李开复

很多同学想学一点中国历史。我坚持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但文史可以不分家。我们读了杨绛的《将饮茶》,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著名诗人和文学家

杜甫、王绩、孟浩然、崔颢 、李白、陶渊明、刘禹锡、周敦颐、刘禹锡、梅尧臣、苏轼、陆游、唐柳宗元、唐贾岛、唐刘长卿、唐杜甫、唐韦应物、辛弃疾、杜牧、苏轼、郦道元、

陶弘景、杜牧、叶绍翁、宋祁、蒲松龄、范仲淹、白朴、张可久、文天祥、马致远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陈毅、毛泽东

 外国著名作家和诗人

马悦然

西蒙诺夫作品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

阿西莫夫

海伦•凯勒

都德

狄斯尼

欧-亨利小说

英国诗人济慈

 

北京市侨联代表团访问瑞青

(洁之2016年) 6月 12日北京市侨联代表团在结束对芬兰的访问后到达瑞典斯德哥尔摩,这一天中午正逢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在市中心富都阁慰问瑞青全体教师,因此我们有幸和校董事长叶沛群一起欢迎到访的北京市侨联代表团团长、北京中华文华学院副院长胡佳颍一行。beijing2

 

北京市侨联代表团刘洋付部长与瑞青中文学校校长王梅霜还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刘洋先生向我们宣传和介绍了”亲情中华-汉语夏令营”情况,我们为有这样一个能够直接汇报开展华文教育的情况和提出我们的需求和希望得到的支持和建议感到很开心。

beijing1

 

远道而来的北京客人也利用了早上宝贵的时间参观了瑞青校址。他们在中午与我们教师欢聚一堂之时也和董事长一起为我们这半年度评选出的优秀教师颁发了奖品。

北京2

 

瑞青绘画展

(袁一丹2016年)6月4日这一天,斯德哥尔摩夏日和煦,微风阵阵,今天又是举行一学期一度的瑞青小画家绘画展的日子。秉承着一直以来贯彻始终的绘画教学理念: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传授绘画技能为辅。我们美术老师努力在丰富趣味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不约束,不设限。不压抑孩子们灵气。

这学期同学们上课时都特别用心,询问疑惑特别主动,课堂氛围活泼有序,家庭作业也开动脑筋,画出了许多佳作,让瑞青学校三位老师非常欣慰非常开心。咱们瑞青学校绘画班就像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小家庭一样和谐温暖。

yuan1

本学期我们选择绘画主题时,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一种趣味性的故事感,例如选题:爱丽丝梦游仙境,马戏团,我的肚子饿了……………,都把绘画放在一个环境里,让孩子们真的“看见”自己想要画的东西,激发灵感。另外一些选题比较实用性,譬如:设计运动器材设计,运动服饰设计等,让孩子们把绘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延展能力。

每节课最后时间是孩子们最喜 欢的,因为有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在听故事的时候,孩子们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故事里的画面,千变万化。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有多 少个小画家就有多少种不一样的烟火。我们老师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看到,同样的故事,我们的天才小画家们能够画出如此迥然不同空间和如此生动丰富情感。

yuan3B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如果你相信她/他就是。

我们相信,而且我们已在看见,画展就是证明。

 

孩子们在自己的优秀画作前骄傲的留影纪念,拿着老师为自己亲手题字的奖状心中对绘画,对自己有了无限的希望。每个孩子每学期都会带着老师精心装订成册的作品集回家,看着一学期下来的成长与进步,点滴都是孩子们与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了孩子们对于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瑞青中文学校美术班的黄老师,袁老师和代课老师戴老师会倾囊所出,教会孩子一切他们愿意学习的内容。

yuan2

下学期再见啦!亲爱的小画家们!

爆竹声中辞旧岁 – 金猴报喜迎新年

(袁一丹 2016年)2月6日上午10点,在 遥远的北欧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南城,有一群热情洋溢的中华文化传播者和爱好者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了中国新年。他们不光用美妙的歌声、激情的舞蹈以及富有诗 意的朗诵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祈愿,更让远在波罗的海沿岸热爱汉字文化的瑞典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泱泱大国文明的丰富多彩,让更多的人爱上中文学习,为中华汉字文 化所着迷。

7

         晚会伊始,只见瑞青中文学校演出礼堂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所有的学生老师以及前来观看演出的家长陆续就坐。两位主持人苏彦好老师和袁一丹老师 向大家致以新春的问候,在苏老师的带领下,一群童真可爱的小朋友为大家演唱了一曲《新年好》,现场的气氛开始热闹起来。接下来瑞青学校的校长 王梅霜女士用质朴而平实的语言,采访了我们瑞青学校的优秀学生,向家长和学生们展现了学习中文的趣味性、重要性、实用性以及学习中文背后无法取代的中华文明对孩子的深刻性。王校长精彩的讲话让现场掌声不断。相信很多家长因此讲话收益颇多。

5

舞蹈类节目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曼妙的舞姿。潘序飞老师带领学生们为大家表演了歌舞《青春修炼手册》,使大家感受到了青春蓬勃向上的活力;舞蹈小城雨巷有三位老师表演,该舞蹈向我们展现了江南小镇雨巷深深的朦胧之美;陈芃芃老师舞蹈班的学生表演的舞蹈串烧由三个舞蹈组成,小朋友们一举一动虽然童稚可爱却也尽显认真。对外汉语班的小朋友们表演了很多可爱的童谣节目,有付军老师班的儿歌《找朋友》, 陈彦康老师班级的童谣《小白兔》及《两只手》;高卫萍老师班的学生演长了《幸福拍手歌》。在优美的钢琴伴奏声中,小朋友们字正腔圆的唱着念着,惹人喜爱。

8

今年大年级组以及成人学生表演的精彩节目是五首唐诗朗诵。Sanna, Matias 和 Emma朗诵了《春晓》及《静夜思》;王校长班的学生集体朗诵了《游子吟》 以及《少小离家老大归》,李娜老师班的史琏的《更上一层楼》把整场活动带到了一个高潮。虽然学生们的发音并不标准,但他们能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十分动人。我校有一母子四人都热爱中文的汉语之家,这一天他们的父亲也赶到现场和我们一起倾听了大儿子国平的演唱。他用一首深情款款的男高音《故乡的云》勾起了我们中华儿女的思乡之情。

2

尽管春节是全家团聚的节日,但是所有瑞青老师基本都是坚守岗位,没能回国探望自己的父老乡亲。她们选择了这一天和学生们一起在学校庆贺佳节。老师们身着传 统旗袍,在黄斯斯老师手风琴伴奏下,演唱了《游击队之歌》和《茉莉花》,中国女性的坚毅和温柔尽显于悠扬的歌声之中。

4

本次活动的一个互动节目是大家一起玩击鼓传花。作为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节日游戏,瑞青中文学校精心设计了游戏环节并准备了精美的传统礼物送给学校 的学生和家长。一朵红花在观众席传递,就像是美好的新年祝愿手口相传一般温暖。不仅如此,每位老师还为班里的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份红包呢!

1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最后由一曲《新年快乐》歌结束了丰富多彩的瑞青学校春晚,为晚会画下了圆满的句号。愿天下所有热爱中文的莘莘学子在新的一年都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中瑞文化书院在北京签约成立暨“知音之旅”开启

(岳长顺2015)10月30日下午,瑞典瑞青中文学校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在北京签约,双方共同成立“中瑞文化书院”, 我校校长王梅霜,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国乐中心主任杨青,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曹雅欣,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喜才,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项目中心主任赵宇坤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

书院1

王梅霜校长表示,在过去的三十年的中文教学中,虽然教授了很多人中文,但却没有更好地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外文化书院的成立,依托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的强大师资团队和网络传播形式,为学校教学提供更全面、更综合的教学系统,让教学模式脱离仅仅教授中文的枯燥模式。最后,王梅霜校长提到,中瑞文化书院的成立能够使我校更好,更专业地向学生们传授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祖国的强大,才是吸引人们学习、了解中国的根本原因。

当天在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的会所举办的“知音之旅”中瑞文化交流活动中,杨青老师与来自瑞典的十多位青少年跨过语言的障碍,凭借音乐语言,以乐会友。活动伊始,书院的一位7岁女童着汉服,弹奏古筝曲《渔舟唱晚》,又行汉礼,完整展现了中国礼乐文化的一体化的意义,引得外国少年少女赞叹连连。

书院2

 

随后,杨青老师先以古琴弹奏《流水》、《平沙落雁》、《酒狂》三首曲子,而现场的瑞典“知音们”听后正确无误地猜出了每首曲子的表现内涵。音乐的确是无国界的。继古琴弹奏之后,杨青老师又相继演奏了大阮、琵琶,并用这些中国的古典乐器演奏了西方的名曲和瑞典民歌,瑞典的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唱唱跳跳,全场一片欢声笑语。经过三种乐器的实际比较,瑞典小知音纷纷表示最爱的乐器是古琴,这显示出了瑞典文化与中国文化在含蓄、沉静方面的默契。

书院4

应瑞典师生的现场要求,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曹雅欣还为大家演示了中国的茶艺,并教大家体验如何闻香、品茶等茶文化知识。

书院3

   杨青老师表示,中外文化书院的成立弥补了国外中文学校只教中文、不传达中国文化的缺陷。他提到,世界的文化艺术是共通的,中外文化书院将中国的文化艺术传递到世界各国,将中国的精神传播到全球,从文化艺术这种更具感性认识的载体出发,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

中外文化书院,致力于为海外华人提供专业的国学教育资源和优秀中华文化,依托网络优势,联合国内外主流媒体,汇集国学文化名人,使全球华人华侨及其后代子女了解正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用祖国之根系华人之心,实现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从而践行“树立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目标与社会责任。

 

书院5

临别,瑞青中文学校校长王梅霜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全体领导合影留念。

(据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罗小葵报道改写)

第四届”瑞青杯”中文朗诵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张酩斯2015) 11月28号上午,第四届瑞青杯中文朗诵比赛在瑞青中文学校音乐厅顺利举行。与此前三届(第一届是瑞青杯拼音比赛,第二三届是瑞青杯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相 比,此次活动对选手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着更高要求。本次比赛由瑞青高年级和中年级的27名学生参加,选手们通过激烈角逐,最后取得了在高年 级组中产生7枚金牌,6枚银牌和6枚铜牌; 在中年级组中产生了2枚金牌,3枚银牌和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其中高年级组的赵添禾同学和中年级组的朱宓圣美同学分别摘取了各年级组的桂冠。

1

当天上午9点30分,瑞青赵福红副校长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并宣布第四届瑞青杯中文朗诵比赛 正式开始。随后各位选手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比赛,首当其冲的选手是来自高年级组董洋洋老师班的周珩,他不断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努力完成了难度较大的诵读篇目让大家印象深刻。

2

来自高年级组张婕老师班的周钧凯朗诵的朱自清名篇《背影》,其独特的朗诵风格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如同见到了父亲蹒跚着爬过月台的真实背影。

3

高年级组比赛进行到最后,来自杨婕老师班的赵添禾同学朗诵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流畅的语速控制,收放自如的表达把比赛气氛推向了高潮。

4

在高年级组学生给大家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中年级的学生也不甘示弱,蒋怡婷老师班的朱宓圣美同学给大家讲了《老花猫和小花猫》的故事。她惟妙惟肖的演讲给现场带来阵阵欢笑。

5

比赛结束,瑞青王梅霜校长发表了赛后总结,肯定了每位选手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瑞青学子说好普通话和努力学习中文的热情。

6

最后,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主席,瑞典中文学校董事长叶沛群先生为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发了金牌,瑞青王梅霜校长为二等奖获奖选手颁发了银牌,青田同乡会副会长伍王令先生和徐力先生为三等奖颁发了铜牌。

7

附加比赛结果(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金牌
伍心悦 娇莉 宋佳蔚 伍心颖 周一琳 王淑愉  赵添禾 朱宓圣英 朱宓圣美
银牌
李逸超 陆睿欣 周钧凯 胡晨歌 伍心愉 卢梦梦 张欢欢 王璐豪 斯宁
铜牌
周珩 陈昱月 洪微 王新蕾 吴雯雯 陈昱文 王迪克 陈侠 詹子毓

瑞青成功承办“华文教育-名师巡讲”团斯京华文教师培训活动

(杨璇2015) 由中国国务院侨办主办,瑞青中文学校承办的 “华文教育·名师巡讲”团瑞典斯德格尔摩市华文教师培训活动于9月19日、20日分别在斯德哥尔摩瑞青中文学校和和协作单位ABF圆满举行。本次培训活动 得到了瑞典华文教师、教务负责人、学生家长以及热心华文教育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为期两日的培训活动有近200人次前来参与,盛况空前。出席19日上午首 场培训活动的有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郭延航,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主席叶沛群,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等侨领。

1                                                                出席本次培训活动的领导与名师团合影

本次讲学团的名师队伍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教授,延边大学人文学院中文专业孙惠欣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学主任及特级教师贾红斌组 成。为了进一步提高瑞典华文教师的中华语言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推动瑞典华文教育朝着“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名师团为当地的华文教师们带 来了一系列精彩绝伦并极富感染力的讲座。本次讲座的内容是根据瑞典华文教育的实际情况量身制定的,据有实用性和多元性,涉及了“中国文化,教师规范语言, 课堂教学法、教师备课、词汇教学”等等与华文教学息息相关的多个主题。

2

                                        瑞典华文教师以及各界华文教育热心人士在认真聆听讲座

葛 剑雄教授在两日的培训中,分别以《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和《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变迁》为题,为受训教师们铺展了一幅幅承载着中国古今灿烂文 明和五千年历史变迁的文化长卷。在19日的讲座中,葛剑雄教授从对比出发,对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与当代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做了详细梳理和异同分析,重 点解析了中国推动“一带一路”计划背后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原因,以及,华文教育在支持国家推动此计划时所应该担负的文化和社会责任。在第二日的讲座 中,葛教授以“中国”二字的汉字演变作为切入点,为受训教师们介绍了中国疆域和领土的历史演变过程。葛教授说,当代中国的形成和中华灿烂文化的流传是各族 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成就,是生产力发展和推行顺应历史潮流政策的必然结果。作为工作在海外一线的华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学习别人文化中的精华,并将自己的 文化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以此为海外的华文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避免因简单的文化输入而造成的文化误会和冲突。作为中国享有盛名的史学专家,葛教授 的授课深入浅出,风趣生动,激起了受训教师们对中华文化教学的浓厚兴趣。

3

                                                                                     葛剑雄教授的精彩讲座

本次培训中,孙惠欣教授讲授了《教师规范用语》专题,强调了海外华文教师普通话学习与教学的重要性。孙教授的讲座从普通话的历史由来入手,介绍了中文基本的 语音概念和正音技巧。通过大量的语音案例,孙教授为教师们阐释了语音规律,与教师们分享了诸多正音、辨音的叫教学策略,具体指导了受训教师们如何才能让学 习普通话和普通话教学变得既有趣又有效。孙教授丰富的实践经验、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富有亲切感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深深吸引了现场的受训教师,并给她们 的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切实的教学指导。与此同时,孙教授还为受训教师们现场示范朗诵了名篇《春》和《海燕》,并细心地介绍了多种中文演讲和朗诵的技巧。

4

                                                                       孙教授关于教师规范用语的讲座

北 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特级教师贾红斌的讲座围绕着“语文学科的有效备课”“识字教学”,“以及 “爱的教育”这几个主题进行。贾老师认为,语文是为学生的学习打下终生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是个复杂的教学过程,所以其教学目的应该从 “学会知识”为基础,此后依次为“提高能力”,“熏陶知识”,“增长智慧”,“培育道德”和“学习做人”。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一颗智慧的、细 心的、包容的和充满爱的心,用灵活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聚沙成塔、让语文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交流中去。贾老师以《长城》 一课为例,向受训老师展示了如何在教学过程应顺应儿童天性,注重方法创新和情景的创设,在关注学生心理的同时激发其学习语言文化的兴趣。贾老师充满激情的 演讲以及其对语文教育独到的认识和简介,引起了受训教师的广泛共鸣。

5

                                                               贾红斌在讲座后接受媒体采访

在 王梅霜校长的带领下,瑞青中文学校共有23名教师全程参加了本次培训,她们在培训活动中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并把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大胆提出来, 希望能借此机会得到名师教授名师们的指导,以便能最大化、最优化的解决教学问题。在培训结束后,瑞青中文学校的教师们都一致认为,这次名师讲学团的授课观 点新颖,理论通透,方法实用,对今后自己提升教学技能,改善知识结构,拓宽文化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6

                                                                       参训的瑞青中文教师

最后,名师团还与瑞青中文学校的校长、老师们一起利用晚宴的机会做了教学方面的交流。晚宴上,双方更深入地讨论了瑞典华文教育的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瑞青中文学校作为承办方对名师团的到来再次表达了感谢之情,并对名师团今后再次莅临瑞典指导工作表示由衷的欢迎。

7

                                                     庆祝华文教育名师巡讲团与瑞青中文学校成功举办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