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正在显示: 81 - 90 of 117 文章

喜迎华诞 共建华文教育宏业

张晴 报道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2016年9月28日,由北京市侨联主办的第六届海外华文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亲情中华·金水桥之恋——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启动仪式日前在首都北京日坛宾馆盛大开幕,来自瑞典、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印尼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多位华文教育负责人集聚一堂。我校对外汉语教学组教师张晴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e5%9b%be1%ef%bc%9a%e5%8d%8e%e6%96%87%e7%a0%94%e8%ae%a8%e4%bc%9a

(华文教育论坛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研讨会由北京市华侨联合会文化交流部部长曹江河主持,市侨联副主席李冬娟莅临本次研讨会。会议上,曹江河部长介绍了“金水桥之恋–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的详细情况,并与来自11个国家的华文学校负责人进行了现场签约。瑞青中文学校一贯以弘扬中华文化,彰显华文魅力为己任,积极响应市侨联的号召,与其签署加入书画大赛的征集工作,为大赛输送优秀人才和作品。瑞典华裔青少年是祖国的血脉,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我校将继续加强汉字基础教育的教学,培养瑞典华裔新生代力量,把中华民族的根留下。

研讨会还就华文教育进行了交流发言。北京市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李冬娟指出,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作为软实力的中华文化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海外华文教育欣欣向荣。会上各国代表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张晴老师在研讨会上进行发言讲话。她向与会嘉宾、各华校校长们介绍了瑞青中文学校的历史及概况,同时也从一线教育经验出发,就如何激发青少年周末语言学习兴趣、如何以实用为导向反激语言学习与海内外专家进行了研讨。她的发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校华文教师辛勤耕语、为华文教育奉献青春的情怀。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祖筍中文学校校长陈荣基谈到,根据当地中文教学实际,建立了诊断式教学,但是当地仍存在教学时间短的问题。菲律宾华教中心常务副主席黄端銘发言指出,菲律宾中文教育历史悠久,现在已经是菲律宾政府承认的学历教育,全国165所华文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菲律宾。

%e5%9b%be2%ef%bc%9a%e5%8f%82%e8%a7%82%e4%b8%83%e4%b8%80%e5%b0%8f%e5%ad%a6

(访问团参观海淀七一小学)
下午14时,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李冬娟、文化交流部部长曹江河、副部长刘洋等领导陪同参观了北京市海淀区明星示范小学-七一小学。七一小学外事办主任王雪瑞女士代表学校迎接了访问团。七一小学始建于1954年,是海淀区首批小学素质教育优质校,学校地处海军司令部大院内,原为海军干部子弟学校,现为海淀教委所属公有制办学体制学校。王主任带领访问团参观了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书画室、管乐厅等特色教学场所,向海外嘉宾展示出首都教学硬件设施及软实力。为我们海外华校建设提供了优秀范本。期间,我校教师也向访问团介绍了瑞青中文学校校址,并现场展示了学校图片。访问团无不为美丽恢弘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砖红端庄的教学楼所感叹。

此次海外华文教育研讨会圆满结束,通过本次研讨,与会人员提升了华文教学水准,促进了海外华文教学发展,鼓励了华文教师们继续无私奉献,热情真诚地继续投入到瑞青中文学校的教育第一线。

活跃在斯德哥尔摩的瑞青少儿舞蹈班

(舞蹈陈老师2016年)瑞青中文学校的少儿舞蹈班,在最近的一两年里学员稳定,整体积极向上发展。孩子们年龄最小的是四岁,最大的是十五岁,她们通过不间断的努力锻炼舞蹈基本功,同时学习中国舞蹈,目前已掌握了若干个不同的舞蹈节目。而且,我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她们走上舞台,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了她们的舞姿。

IMG_8517

在这一两年里,少儿舞蹈班的孩子们参加过很多重大的演出活动例如有:希腊国际舞蹈节、春节东方博物馆联欢活动、佛光山的浴佛演出、浓情端午中国节等等大型文化活动,较好顺利的完成了每一场演出任务,我们每一个舞蹈班的孩子,都是一个小小的文化使者。通过她们的表演让中外观众大饱了眼福,所到之处无不得到一直的好评。

IMG_0667

尤其是王淑愉同学,十三岁以前她从未接触过中国舞蹈,但在这短短的两年中她刻苦训练,不断的提高自己舞蹈技能的同时,也开始更深刻的过去体会中国舞蹈的内涵韵味,现在她已经基本领会了中国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在最近的一次“浓情端午”中国节的表演中,她将中国古典舞蹈《思乡》的意境,较好而又完整的体现了出来。不难看出她的每一次的努力,都将自己有所提高。

孩子们的家长对目前舞蹈班课程的安排,以及训练方法也都表示非常的满意,同时,我们还得到了所有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他们无论工作再繁忙,或者演出距离很遥远,他们都会准时准点带孩子们前来参加,有这些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舞蹈班会继续发展下去。

目前我们瑞青中文学校的少儿舞蹈班,已经是一支活跃在斯德哥尔摩的少儿舞蹈队!

IMG_1037IMG_1039

 

《努力与奋斗的中国人》—— 安利永

我越学汉语,就越喜欢跟中国人交流。

通过与中国人一起交流,我更多地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文化,开阔自己的眼界。这其中,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是他们对学习和工作有着十分努力的态度。这样的精神是我在其他的国家从未曾见过的,是无与伦比的。这种精神感染着我, 鼓舞着我。

回顾我第一次去中国旅行,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参观上海一所高中。2018年10月30号,我跟我的中文老师,以及其他十几位同学一起去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中,我们和学校的老师、同学们做了交流活动。在这所学校里,我遇见了两位特别的老师:濮晓粹老师和付君老师。

在图书馆交谈时,我向他们述说了未来想如何使用我学到的中文知识去完成我的梦想和愿望。我当时说得眉飞色舞,老师们非常感兴趣。她们看着我, 眼睛炯炯有神,认真地询问了我很多问题。在离开的时候,老师们还送给我一本书,鼓励我继续努力寻求知识,鼓励我要更加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温暖的行动虽然很小,却让我非常感动,让我更加想继续努力学习中文。这次的相遇对我影响很深,她们表现出了中国人对努力学习的欣赏。

今年夏天我第二次去上海旅行, 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里的地铁交通系统, 和上海地铁的建设过程和发展历史。我对上海地铁艰巨的建造过程感到惊诧。在建设过程的早期,外国专家说过,因为上海的复杂土质,建造地铁线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人没有听他们说的话,打定主意,走自己的道路,短短二十几年时间里完成建造705公里, 17条运营线路的地铁交通网, 每天运客量高达一千三百万人次。上海地铁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了,被世界地铁协会称为“世界城市地铁建设发展的奇迹”。这个建设和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认真和努力奋斗的精神,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决心。努力工作就能成功!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坚强意志。

这种对工作,对事业认真的态度让我常常问自己: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强调要努力工作呢?为什么认定要坚持努力工作呢?我越思考这个问题,就越感受到这个问题很深刻。我想这种奋斗精神来源于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在中文里有一句谚语:“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这个谚语意味着:经历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和得到别人的敬重。

中国人的这种奋斗精神还可以从一个中国古代传说中得到更进一步的了解。大禹治水是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为人民的安全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把一切献给了治水工程。在这个过程中,禹曾三过家门而不进入。他的奋斗精神感动了当时所有的中国人。因此,他后来做了皇帝。这个故事证明努力工作必然带来成就,也表现了中国人百折不挠的精神。我感受到现代的中国文化还保留着这一努力奋斗的精神。

一个民族的精神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我从中国人身上看到的是努力奋斗精神, 这种精神不只是一个人所有的,也不只是一个人的想法, 而是全中国人民的价值观。这是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的推崇。这种永远不放弃的精神是十分感人的,这种发愤图强的精神让我爱上了中国。

指导老师:王梅霜

斯德哥尔摩瑞青中文学校

记一次春游活动

(赵添禾 2015)   五月一日到五月二日,我们跟瑞青中文学校的老师去斯德哥尔摩郊外的一个小岛上去春游。老师们安排了许多有趣的室内外活动:有瑜伽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练瑜伽,有室内的纸牌游戏和乒乓比赛,还有在风景如画的小岛上写生。其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在跟黄老师学画的时候,我感受了绘画的乐趣和美。王校长像一个魔术师,她先把一艘船画成一只拖鞋,然后变成一个饭盒,接着又变出一条船,最后竟然画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个过程可真艰辛啊!看来魔术师和画家都不好当。
在春游的时候,我还看到了很多有壳的蜗牛,据说它们是可以吃的。如果这些蜗牛没有壳,就不能吃了。这是因为它们有毒,没有天敌来攻击它们,所以这种蜗牛不需要壳的保护。
我在那儿还学到了很多其他的技能,比如套被子,套枕头,铺床单,自己梳头,因为这次春游让大家学会了很多东西,所以我觉得对大家都特别有意义。
最后,在离开之前,王校长给每人发了一个冰激凌,还问我们想不想走。我们都说:“不想走!”。我们还跟厨房的员工道了谢,在岛上合影留念。合影之后,我还摘了一把韭菜,回家后妈妈还做了散发出青草味儿的韭菜炒鸡蛋呢!
这次春游真是开心的不得了!对了,我也准备跟黄老师学画画,开启我的艺术之旅!

2014 夏令营之旅

(赵福红2014-07)经过近乎一年的准备工作, 我们终于于6月25号怀着好奇的心情登上了去厦门的飞机!201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就此拉开了序幕!
本届夏令营的主要目的是让在瑞典出生,或从小生活在瑞典的华裔青少年能够更好, 更直观的了解中国。当然,我们这次夏令营队伍的成员也非常特殊, 它是由 海外华裔和领养的孩子们共同组成的一个团体。总共夏令营营员为22名8至17岁不等的中小学生。
在历时10天的活动中, 瑞青中文学校的学生们学习了汉语知识, 学会了制作中国京剧脸谱, 聆听了中国民乐, 学唱了中国民歌, 以及学打太极拳等,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们获益匪浅, 终身难忘!学生们从不相识到互相了解,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 也与这次夏令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学习的同时, 也做到了劳逸结合。 在厦门侨办的安排下, 我们利用周末时间游览了厦门素有”海上花园”之美誉的风景名胜-鼓浪屿和古香古色著名的南普陀寺。 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 最让孩子们记忆犹新的还是骑自行车环海观光美丽的厦门风景。 我们的孩子们冒着烈日酷暑和陪同我们的厦门侨办负责人们一起展开了一场自行车比赛。 那时那刻,孩子们开心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
十天的夏令营很短暂也很漫长, 孩子们从不适应当地的饮食, 居住条件及炎热的天气到分手时的依依不舍,都充分地体现了本次夏令营对孩子们的积极影响! 也相信孩子们的收获是丰厚的!
我也真切地希望瑞青学校的学生们能够把我们在厦门的所见, 所闻, 所想, 所悟带回给自己的家人, 朋友, 让身边更多的华裔朋友们分享我们的夏令营收获!

 

校学生参加北京“金水桥之恋”海外华裔青少年

朱婕报道

       由北京市侨联举办的《金水桥之恋——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于2013年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开幕,此次大赛共收到来自韩国、菲律宾、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瑞 典、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24个海外中文学校选送的书画作品663幅,参赛作品数量居历届大赛之冠,而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仅有四岁。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 协会的部分书画家担任了本次赛事的评委,经他们的认真评定,此次大赛共评选出金奖15个、银奖50个、铜奖90个,优秀奖12个,所有获奖作品在北京展出 了一周,前去参观展览的人数众多。 促进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我们的孩子们更了解更认同中国文化是瑞青中文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的工作内容,我校在此次大赛的筹备工作中积极响应认真准 备,一早就启动了作品征集工作,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在美术老师汤建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送去北京的奖品在比赛中获得了多个奖项。    作为北京市侨联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助推华文教育事业的品牌活动,“金水桥之恋——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受到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和华 裔青少年的大力支持。大赛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构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心目中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跃然纸上。无论生 长在哪里,他们身体里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这一份剪不断的“中国情”,让他们手中的笔生出了“中华魂”,在他们的“中国梦”中涤荡开来。愿我们的孩子 们能成为中华文化的热情传播者,成为加强中瑞两国友好联系的最坚实的纽带!

 

瑞青优秀学生首次参加荷兰第六届普通话/演讲比

瑞青优秀学生首次参加荷兰第六届普通话/演讲比赛暨欧洲邀请赛,取得佳绩!

杨婕 报道

2015年5月17日,瑞青六名学生和三位老师在王梅霜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六届普通话/演讲比赛即欧洲邀请赛。我们的比赛团队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准备,来自朱婕老师班的叶陈婕,夏梦琪和王俊瑛,张晓文老师班的百合,杨婕老师班的赵添禾分别参加了少年组和儿童一、二组的比赛,其中王俊英同学的《我的中文路》和赵添禾同学的《把握现在,设计未来》分别获得了少年组和儿童二组的季军。

1

此次赛事是由荷兰中文教育协会组织,为推动普通话学习和华文教育以及加强欧洲各大中文学校间的联系,邀请了欧洲各国的华文学校参加的。来自英国,法国,瑞典和荷兰 (荷兰一共有16所中文学校) 四国的共计74位小选手参加了儿童一组和二组,少年组和外语组共四个组别的比赛。

2

比赛当天,各国小选手们早早地就来到比赛会场阿姆斯特丹市图书馆。而作为远道而来的瑞典队的我们也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很快进入了比赛的状态。简短的开幕式结束之后,比赛宣布开始。上午进行的是儿童一组(6-9岁)和儿童二组(10-12岁)的比赛。来自我们瑞青的百合小朋友朗诵了朱自清的《春》, 赵添禾小朋友抑扬顿挫地讲演了《把握现在,设计未来》,还有其他的小选手们或是声情并茂地朗诵优美诗歌,或是津津有味地讲诉童话故事,小选手们虽略显稚嫩,但充满童真的表演和他们虽生长在海外,却在中文学习路上点点的努力让我们台下的老师和家长们颇感欣慰和骄傲。

3

经过上午激烈的两个组别的比赛,稍作休息后,我们带队老师又早早步入下午的会场,因为更让人期待的少年组比赛即将开始,而代表我们瑞青学校的四名优秀学生也即将上场。 叶陈婕充满感染力的《两代人,一个梦》 讲述了父辈们在异国他乡的打拼经历和自己的梦想,夏梦琪的 《小世界,大视野》让大家领略了瑞典这个北欧国家的独特魅力,王俊瑛的《我的中文路》则是结合自己学习中文的亲身经历而让海外华裔子弟产生了共鸣,娇丽的散文朗诵《荷塘月色》带我们进入了朱自清笔下恬淡安静的世界。其他三国选手也都是实力不凡,他们在演讲台上自信而激情饱满地秀出中文,精彩表演赢得了在场老师和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比赛结束后,比赛主办方对于我们瑞青中文学校的能够以自创演讲稿为特色来参赛和参赛选手们整体的高水平给与了高度赞扬。这次的比赛让我们瑞青的孩子有机会走出学校,走出瑞典展示他们的中文学习成果,也开拓他们了视眼,锻炼了自我,而且对于我们瑞青老师来说,也是受益匪浅。正如王校长在颁奖典礼讲话中期许的那样:作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者,要继续努力,不仅是为了两年后让更多的学生来参加比赛,更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

瑞青教师参加第八届欧洲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培训

在本次培训中,瑞青人与来自十个国家,三十三名从事海外中文教育的教师同行一起对“文化教学法”、“网络资源与文化教学”,“书面表达的教授”等重要课题进行了交流学习。
“文化教学”一直是海外中文教育中一个公认的难点。”叫什么?” “怎么教 ?” 以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如何分配与取舍?” 这些都已经成为困扰海外中文老师的重大问题。在这次培训中,法国教育部巴黎学区汉语教学督学尹文英老师向参训老师解答了这些难题。首先,文化与语言水乳交融。文化是语言的来源,文化交流更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作为中文老师,我们必须要肯定和正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讲文化内容作为主干,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其次,海外中文教学往往受限于课时以及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动机。所以,选择重要而有趣的文化主题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文老师,我们要将中国文化系统化、宏观化的传播给海外学习者,避免琐碎的具象教学,和无效的重复教学。再来,尹文英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套法国教育部重点推广的“从上而下”的文化教学法。此教学法强调了学生话语权的获取,教师对文化现象的概括能力,跨文化比较以及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最后,作为中华语言和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授者,我们必须要尊重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保持教师在文化教学的中性立场,提高教师个人的文化和修养,避免文化矛盾与冲突。
同样是针对“文化教学”这一课题,法国教育部北部地区汉语教学督学Olivier Salvan老师从“网络资源的利用”这一角度出发,强调了现代科技对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为参训老师提供了一个文化教学的新兴视野。在Olivier老师主持下,参训老师们积极参与了小组讨论,并无私分享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教学工具,真正地做到了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童趣盎然的画展为2015年春季学期画上了句号

6月13日,瑞青学校举行了2015年春季学期结业式。会后,大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参观了本校的学生画展。这次展出的全部作品都是瑞青学校美术班同学在本学期的习作,共有40多幅。

本学期美术班的同学,最小的七岁,最大的12岁。孩子们在黃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他们的童话世界和生活中的趣事。

“美 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同时对孩子的智慧开发,甚至对良好性格的培养也起着积极的作用”,黃老师对前来参观的学生家长如是说。黄老师很喜爱她班 里的孩子,夸奖他们聪明好学,有灵气,有创造力。这次展出的许多作品都是同学们根据听来的故事或身边发生的趣事绘岀的原创作品,不仅意境美,而且不失稚气 和充满乐趣。参观者无不对这些“童画”啧啧称赞。

绿树阴浓夏日长,漫山铃兰处处香。我们终于盼来了令人惬意的北欧夏季。当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学校时,校长王梅霜女士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她衷心祝愿瑞青学校的全体同仁和同学们、家长们有一个非常愉快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