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正在显示: 31 - 40 of 117 文章

故乡

(王修亮 崔文琼老师班王逍同学家长)“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每每想念故乡时,脑海中时常浮现起儿时读过的《故乡》中的这幅场景。少时难解书中意,鲁迅笔下的吴越之地近在眼前; 及至远隔重洋之后,才发现读懂已是书中人。

孩子有次在瑞青中文学校里学了中国的姓氏,放学后兴奋的想要了解自己姓氏的来源和历史。我们从形成于宋朝的《百家姓》一路聊到仍在故乡的祠堂和家庙。他问我故乡是什么意思。百度词条写着“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是了,对于出生并住在瑞典的孩子来说,中国已经不是他们的字面意义上的故乡了。然而一个人,如果丢失了心灵意义上的“家”和故乡,他的心将会是何等的空茫,他将不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因为疫情,孩子无法亲身回去体验故乡。所幸在这个信息时代,孩子可以透过屏幕看到故乡的美丽风景,古树古井和古民居。孩子兴奋的在屏幕上点着看着,然而我却在思索,故乡难道在孩子的心中仅仅是一个村名,一些图片么?如何让孩子形成一个“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心灵意义上的“家”和故乡呢?就自己的故乡而言,如果没有家庙,村史,没有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也就没有了根和魂。如果说每个家族是一条条清流滚滚、绵延无尽的河,那么这些河流终汇入了中华民族这一大海。中华文明为何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虽然远离故乡,但是仍然可以汲取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宝贵财富。立足于这个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就能找回心灵意义上的“家”和故乡。

心安即是归宿。孩子依偎在我的身旁,我继续读着,“…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水乡

 (王修亮 张晴老师班遥娜同学爸爸)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北宋王观笔下的眉眼盈盈处,便是我的故乡所在。古称槜李、梅泾,南宋时著作郎濮凤扈驾南渡后卜居于此,因后世拥立宋理宗有功,赐第曰“濮院”,现属浙江省。

        烟雨氤氲,舟子短蒿,悠游自在,她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江南一词,取自宋朝时的江南东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水是江南水乡的魂魄。在中国的历史上,江南的开发时间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原因之一是其湖沼洼地水网密布。六朝及至南宋均以江南地区为统治重心,投入了大量精力兴修水利。人们筑堤束水,分圩开垦,才逐步将其打造成了现在的被赋予了某种诗化的意境的“江南水乡”。 在此基础上,其文教日益昌盛,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枢纽区域之一。

        同处江南水乡,不同的小镇有不同的风情物语。依据地势高低,各地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分工。高地植棉织布,低地种桑产丝,其余地区种植稻谷。南宋陆游有诗云,“村村陇麦登场后,户户吴蚕拆簇时”便是当时江南的写照。濮氏定居在濮院以后,种田与养蚕便成为他经营家业的重心。后来把蚕丝织成绸缎,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因而获利甚厚。元代,到了濮鉴这一代,又开牙行,在丝绸交易中居间行商。濮家创下的“濮绸” 享有盛名,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绸”。如今以毛针织产业著称,凭着千亿羊毛衫产业规模被誉为“中国羊毛衫名镇”。

        现代商业气息的街市和羊毛衫市场都位于镇南,而镇北的古街道大体保持了原貌。外公的旧居位于大街,以前曾经是濮院古镇的中心商业区。虽名叫大街,其宽度也不过能并排通行两辆马车,和现在的宽阔马路自是无法相比,所以小时候表弟经常调侃大街的“大”。大街南北走向,依着水道蜿蜒曲折,两端不能相望。两边建筑多是一楼一底的明清古楼。楼上居住,楼下经业,居业二字道出小镇的理想生活。

        水网勾勒出的小镇布局,颇有些像微缩版的我现时居住的斯德哥尔摩。如今,精致的古石桥面貌依旧,而且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比如梅泾河上的女儿桥,是一座单孔石拱古桥。据《濮院镇志》记载,古为吴越分界处。关于此名的来历,一说是越王勾践为质于吴,行经此地,夫人道产女儿于此。

        故乡的食物总能唤起浓浓的乡愁。《晋书》中有个莼鲈之思的典故,说的是远在洛阳做官的吴人张翰,一日“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竟舍弃官职,不远万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想想自己,在国外蹉跎岁月也有十数载,然却没有张翰这样的毅然绝决,只能在记忆中回味故乡的美食。除却水生蔬菜和各种淡水鱼鲜,我最喜欢的还是螺蛳。生活在水乡的人,从小就会在河塘里摸螺蛳。清明时节,是嘬螺蛳最好的时候。此时的螺蛳肥美,没有泥腥味,而且壳中尚无小螺蛳。浓汤赤酱,文火慢炖,最后轻轻一嘬,螺肉带着汤汁应声入口,回味无穷。不会吃螺蛳的,或者介意吃东西发出声音的,往往会拾起牙签。此来一则无法享受高汤,二则少了嘬的乐趣。

        故乡的一情一景,一色一味,每每思之久久不能忘怀,甚至于“眉眼盈盈”,““情眷眷而怀归”。借用韦庄的小令词,“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雪日随笔

(李苓 李晴晴家长)12月2日,晨起,窗外已是一片银装素裹。2021年第一场雪就是这样不经意间降临了。看看墙上的温度计,显示零下7度,第一反应是好冷。在雪地里走上一走,好像没有想象中的冷。衣服依然是之前的,上着棉服一件,下着单裤一条,鞋子也是走过夏秋的运动鞋。斯德哥尔摩,地理坐标59.3293° N(北纬), 18.0686° E(东经),这就是斯堪的纳维亚的冬天。

中国最闻名的漠河地处北纬52.9度,北极村茫茫雪海,零下40度滴水成冰。我从未踏足过东北的黑土地。我脑海里的冬天,是即使零上5度的气温也足以把裹着毛衣,加厚羽绒服的我冻得瑟瑟发抖。在露天不到3分钟,冷早已穿过层层纺织品,透过肌肤,抵达骨髓,那是一种彻骨的冷。南国人说,你就不要抱怨了,这点冷算什么?至少你们户内有暖气或火炕。你体验过南国的湿冷吗?整个环境360度且全天候犹如冰窖,那种阴冷是不可言喻。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在瑞典过冬,即有机会欣赏雪景,又不必太在意严寒。这个冬天全世界最大的盛事莫过于北京冬奥会了,官方赛程是来年的2月4日至20日,张家口将承办本届冬奥会的户外冰雪项目。张家口在北京西北方向,距北京200多公里。记得N多年前,东北承办了一个冰雪项目的国际运动会,我们几乎是大获全胜。专家分析是天太冷,雪太硬。这次,想想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肯定会赚得盆满钵满,金牌可以拿到手软。到时候远在他乡的小伙伴们,把身边的烦恼扔到脑后,可以一边Fika,一边尽享中国健儿斩金夺银的精彩时刻,快哉!

红墙黄梅

(李昕琦老师班孟宪同学妈妈)

 

2021年一月份斯德哥尔摩,乘坐七路电车经过Nybroplan 时,在车上隐约看见路边树上开了黄花,神似家乡的腊梅…… 那疏疏离离的几多枝干,那若有若无的几许暗香…… 待匆匆下车去寻,却不是。暗自想这里虽地处北极北却无严寒,冬日里仍是绿意莹莹、雨水充盈,正适合腊梅生长,尤闻得一股浮动飘散开的香气……

叫她腊梅是因为她开在腊月。

腊月里,家家忙里忙去准备办年货、过大年。民以食为天,阳光好的日子里家家挂起了腊鱼、腊肉、香肠、还有鸡和鸭…… 走在大街小巷上,忽然就闻到一股幽香,又是哪家院子里的腊梅开了……

只是这腊梅开在院子里,不得见全容。少时的我总想着折一枝两枝插瓶,却不可得。一来没有勇气叩门求花,二来也没有胆量攀墙做个偷花贼。望而不得,便生出一种痴恋:我若得这树幽梅,便如何如何了。

家乡的腊梅不曾热闹地生长过,总是这一丘,那一丘,若不是那暗自飘散的香气,大家都察觉不到她的存在。直到离乡数十载,三月在北京植物园的卧佛寺,见到她热热闹闹地开在红墙内。惊愕:不是京城无腊梅,而是开了季节,在北国这春寒料峭中,南国的凜冬早已走得远了。

曾经,少年的梦想便是离乡。离了家乡却又添了乡愁。乡愁也许就是故乡的一花一木。

旧时岁月慢,粗茶淡饭是寻常。

可也不缺这

年轻的爸爸,

在屋后种一颗桂花。

只是那桂树,

光长叶子、甚少开花。

记得一年冬天特别冷,

门前的七八颗桔子树,

大半冻坏了,

成了长刺的枳,

再也开不了、清香沁人的白花。

又隔了些年,

爸爸种了几株桃苗,

大约望着,

一片桃林,

春天有桃花、夏天有蜜桃。

桃树还未长大,

我们便离的家。

又是好多年,

当年的那颗不开花的桂花树,

已是香满园。

那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带的小山村,有烟炊烟袅袅,有鸡鸣声、有狗吠声,是我的故乡。

直到他乡变故乡,"红墙黄梅”又成了另一重执念。从少时求学到成年生子;从新街口的校园到京北八大岭高速拥挤的出口;从什刹海的宽窄胡同到十三陵的青山绿水,都成了床前的白月光,心口的朱砂痣。

2008年8月8日,北京,学校的白毛杨大道,绿叶透过阳光,像碧玉一样撑起一片阴凉地。刚从学校毕业一个月的我,前途虽漫,信心满满,新的工作,新的机会,新的未来。晚上8时,在玉泉路雕塑公园,彼时一起备战GRE的同学,守在大屏幕边,为奥运开幕喝彩,当北边的天空礼花绽放时,视野望去,夏时五色玫瑰正盛开。

2016年8月,我带着三岁的孩子,越过燕山山脉,越过长城,去追随塞外一片自由自在的云朵,座标在海坨山以北。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度,形成了坝上的独特地貌。2022年,这片美丽的土地将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那延绵起伏的跑马的小山丘,那落日余晖里转动的风车,那在棉柔的绿草地上静静流淌的河流,那无垠的草滩里遍野的金莲花迎着万丈金辉。

时间不会停顿,梦想还会继续。敞开胸怀,拥抱世界,这过去和未来,都会是一样的精彩。

虽然梦里还有……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而那红墙黄梅,也将年复一年,热热闹闹地开着,只等我做完一个午梦,似不曾离开过。

梦中的家乡阿拉善

(马莹  贝儿、贝霖妈妈)提起中国,人们首先总是会想到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古老庄严的紫禁城和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我的孩子们,今天妈妈想和你们说说我的家乡——阿拉善,一个坐落于西北沙漠戈壁边的非常特别的小镇。

 

阿拉善地处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与宁夏、甘肃毗邻。阿拉善盟周围丘陵相连,群山环抱。东部有贺兰山,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住在沙漠周边的牧民饲养了很多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阿拉善西北部的额济纳旗植被颇有特色,金秋十月大片的胡杨林,近年来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戈壁滩,沙漠,骆驼,贺兰山,胡杨林,形成阿拉善独特的自然景观。

 

阿拉善的最大特点是地广人稀,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概是瑞典面积的一半以上),居住着26万人。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少。在阿盟,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各个少数名族,和谐地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自由地生活着。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传承着自己的语言文化,享受着自己美好的生活。在我的记忆里,我们不仅每年庆祝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会在清真寺庆祝我们回族穆斯林的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当然最热闹的是一年一度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我们会欣赏蒙古族的赛马、赛骆驼和摔跤等各种比赛,还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的歌舞表演,载歌载舞欢庆那达慕盛会。

 

上学时候,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学校组织的那些春游和秋游活动。有时,老师会带着我们会一起去沙漠里探险。你们知道吗,在沙漠里行走,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可在沙漠里做游戏那可太有趣了。爬沙包、丢手绢、打排球……会让我们乐不思蜀。等玩累了,大家就在沙子里挖个大坑,分组生火做饭。吃饭时,谁要只顾低头吃,不护着碗,一阵风吹过,谁就得米饭和菜拌着沙子一起吃了。

 

等上了中学后,有时同学们相约一起去爬贺兰山。爬到山顶,我们一起对着远处的群山放声大喊,再聆听对面的山用回声遥相呼应。不论是站在无垠的沙漠中,还是气势磅礴的山顶,都会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宏和我们人类的渺小。徜徉在这大天大地中的生活,我们年少的心也犹如天空中展翅高飞的雄鹰,渴望去感受世间的一切。

 

记得小时候,住在阿拉善的人家,都会养一些动物。在奶奶家的院子里,经常会见一只昂首挺胸、趾高气昂的大公鸡,带着一群母鸡悠闲地散步,仿佛它是这院子里的国王。有一次,我淘气地用小石子打了一只母鸡,结果被那只大公鸡满院子追着跑,它速度飞快,想跳起来啄我。奶奶听到我的尖叫声连忙打开门让我进屋,我这才躲过“敌人”的追赶。姥爷家羊圈里有群时刻在咀嚼的山羊们,仿佛有着吃霸天下的劲头。淘气的弟弟们有时拿试卷纸喂山羊,羊儿们也会嚼得津津有味。邻居家还养狼狗看家护院,那条大狼狗一见生人进院子,就开始咆哮,让人心惊胆战。我的孩子们,你们现在知道了,妈妈为什么有些怕狗,我们家里不太想养狗了吧。

 

家乡的生活虽然丰富多彩,可我一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看见电视里繁华的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和举止优雅的人们,心中就一直有个念头,想去看看远方的世界。高中毕业后,妈妈第一次出远门,到哈尔滨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兜兜转转,去过很多地方:冰天雪地的东北,繁华时尚的北京、四季如春的昆明……后来,来到遥远的北欧,最终决定在斯德哥尔摩定居。十几年来,我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熟悉了这里的一切。孩子们,尽管有你们的陪伴,可闲暇时、独处时,我时常会想起阿拉善,想念生我养我的故乡。

 

2019年的夏天,我带着小女儿回了趟阿拉善,那是我离开家乡19年第一次用心停留在这里,而不是以往那种匆忙的探亲之旅。我和贝霖安静地陪着你们的姥姥姥爷,足足在家乡住了六周的时间,重温儿时的记忆,饱尝家乡的美食。

 

巴彦浩特镇变化很大,高楼大厦林立,街道宽敞整洁,公园时尚漂亮,乡亲们依然淳朴热情。有天清晨,我们在公园里偶遇了一个帅气的蒙古族男孩,他主动为大家跳了一曲蒙古族舞蹈。我在那个孩子眼中看到了闪亮的星星,那是植根在阿拉善人血液里热情顽强的生命力。广场上马头琴声悠扬,人们载歌载舞。最难忘那次大漠之旅,赤脚踩在松软的沙子上,心中依然升起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敬畏。人类尽管渺小,却有着无限恢宏的生命力去绽放,和无尽的勇气去改变世界。

 

在瑞典的每一天,我们都和这个城市所有的人一样,认真努力地工作生活学习。但我心中依然有一片自由广袤的天地。希望我的孩子们安住在妈妈心灵的天地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再逐渐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点燃生命的热情,塑造美好的心灵。不久的将来当你们能展翅高飞的时候,我会目送你们的背影离开,祝福你们在创造自己理想世界的路上披荆斩棘。那个时候,希望我们有机会,能再一起回到妈妈的家乡阿拉善,欣赏无垠的沙漠和戈壁,登上巍峨的贺兰山远眺,用心感受苍天圣地阿拉善的无尽魅力。

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谈海外华人子女的中文教育

(赵靳秋 张静老师班家长代表)

2021年10月2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华人学校和组织也举办了庆祝活动。北京冬奥会是华人引以为傲的幸事,笔者愿意借此契机谈谈海外华人子女的中文教育。

今年秋天,瑞典的疫情有所缓解,恰逢瑞青恢复线下教学,所以毫不犹豫地带女儿参加了中文初级班。对于海外华人而言,孩子的中文教育基本上要靠父母的促成与坚持才能完成。由于孩子一出生,除了与父母或者父母一方用中文交流,日常接触的都是瑞典语,因此中文课需要额外补。
   

作为第一代移居瑞典的父母,其实面临着很大的身份改变。身份定位,正式是我们穷及一生要追索和回答的问题,即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就更加复杂。瑞典媒体每天都在讨论移民的社会融入和文化融入。因此,我们在移民初期忙于各种融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社会大学”中观察,学习,改变。所谓的融入就是入乡随俗,尤其是当地文化与母国文化或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要放弃固有的规范,移民身份也由此进行着重塑。身份重塑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份焦虑会一直伴随移民的一生。如果父亲和母亲的母国都是中国,平日里用中文的机会要大大多于父母一方母国是中国的。配偶是瑞典人或其他国家的,家里平日大多说瑞典语或英语。众所周知,语言所承载的元素太多了,文化,历史,风俗,饮食等。说不说母语,说多少,其实时刻影响着移民的感受。我打个比方,你们说如果脾气上来,用中文吵架痛快还是用英文或者瑞典语? 我的感受是,只有在我说母语的时候,我才是真正的那个“自己”。

        话题扯远了,现在再扯回来。那么为什么下一代要学中文? 母国很强大,学中文将来好就业,增加一技之长。那中国处于逆境时咋办? 不学了吗?不是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吗?对于海外华人而言,母语的作用其实远远超出上述实用性的功能,学习母语其意义更加深远。

       首先,中文是华人父母与子女沟通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妈妈和孩子之间。前文提到作为移民的父母,往往是成年后才开始学习瑞典语的,其熟练程度无法达到子女的水平。因此想和子女保持亲密和信任的关系,中文的学习就是关键。你想洞察孩子的心理活动,想让孩子了解你的心声,你想从儿提时代塑造孩子的三观,中文就是利器。孩子中文学好了,你们的沟通就顺畅了,父母就可以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


       其次,就是我上文提到的身份认同与塑造。父母自我的身份认同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认同。我是谁,我为什么黄皮肤,黑头发,我如何看待我与周围朋友们的不同。这个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他只有接受自己是怎样的,并对这个问题取得合理以及满意的答案后,才能实现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建立安全感。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种族文明和文化,在此过程中产生认同和自豪感,这就是母语学习的深层次意义。
 

       由此可见,中文学习对海外华人子女意义重大,很多孩子学到十几岁就学不下去了,因为他们没搞懂为什么学。学习中文对于华人子女而言,是一生的课题;正如瑞典移民一样,学习瑞典语是终身必修课。道理是一样的,缺的都要补回来,因为这涉及到身份塑造的问题。对于新一代海外华人而言,在和而不同中帮助自己和孩子找到在瑞典社会中的位置,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瑞典的民主宽容文化做基底,兼容并蓄而非厚此薄彼,这将是移民身份塑造的必经之路。

       最后借撰写此文的机会衷心祝愿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

 

2021年11月10日

斯京

迎冬奥·忆乡思 家长征文作品展《我思念的故乡》

(潘凤眉 陈月辉老师班陈侠同学妈妈) 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我们从小生长的地方,是离心灵最近的地方,是心头萦绕的那份永远的牵挂,也是承载着我许多回忆的地方,家乡是我的根。 

       前不久瑞典已入冬,我看见第一场雪时,那从天而降的雪花,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我的故乡是在中国瓯江之边,太鹤之下的青田。我从小就在那里生活,我见证了它从贫困潦倒到了我长大后的繁荣昌盛,这些年的变化就如昨天一样深刻的记在我脑子里。 

       我的故乡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其中为中国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名的灯舞也名为青田百鸟灯舞。百鸟灯舞的灯是由鸟为原型而制成,舞蹈是以队形,鸟型,舞鸟型的组合舞蹈变化为主。表现“百鸟觉醒”,“莺歌燕舞”,“孔雀开屏”,“百鸟争鸣”,“喜鹊街梅”,“玩鸟归巢”,“松鹤延年”七个舞蹈题目。灯舞主要有龙摆尾,四方阵,双燕等走阵以及“雀跃”,“鹰转”,“燕惊”等舞步。灯的品种有凤凰灯,亲鸾灯,白鹤灯,山鸡灯,斑鸠灯,孔雀灯,喜鹊灯,黄鹂灯,麻雀灯,青翠灯和春燕灯等各种鸟灯。 

       青田还有许多著名小吃,例如青田大饼,糖糕,田鱼,三粉角还有蹄膀又名铺蹄肉。青田大饼是包着馅,有酸菜馅也有梅干菜馅,我觉得在里面再加鸡蛋就更美味了。糖糕是由糯米粉,粘米粉,肉和糖搅拌均匀放入蒸笼,蒸上一晚即可。 

       青田也有很多景点,例如,石门洞,石门飞瀑,山口千丝若都是可以看到美丽的瀑布的圣地。青田也是石雕的故乡所以我们这也有石雕城。

抓住孩子的语言关键期 —— 海外孩子学中文 如何走好第一步

对于在瑞典打拼的华人来说,除了努力工作适应当地生活与文化之外,最发愁的恐怕就是如何让出生在瑞典的孩子成功地踏上中文学习道路的第一步了。我们都知道语言发展敏感期是6岁之前,待孩子2、3岁能基本掌握第一门语言的情况下再开始第二语言的学习是最佳时机。(在瑞典出生的孩子一般从一岁起上全日制幼儿园)因此,抓住4–5岁的敏感期加入汉语学习并打好基础,能够为后来的双语学习带来良好的影响和学习效果。
瑞青中文学校通过近十五年的教学经验累积,自2017年起开设了4-5岁学前班。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根据学生来自家庭所提供的不同语境情况,细分教学层次,通过在学习中穿插游戏、儿歌、韵歌、诗歌和绘本阅读逐步培养孩子们对中文的学习兴趣。已升到三年级的学生目前学习状况让人感到十分欣慰。
本文章向我们的读者展示一下今年秋季开设的两个启蒙班上课部分内容和教学方式:

混血儿学前班 张晴老师 瑞青副校长

母语学前班 姜玲老师 幼师

 

瑞青学前班的重要任务为识读汉字

瑞青中文通过多年对启蒙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每学期都明确一定的汉字认读量。在这个阶段重点研发如何通过多种形式的有趣游戏吸引孩子们,对基础字符和语素进行学习,建立中文思维,训练中文口头表达能力,为一年级学写汉字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互动式游戏展示 *(举例)

1 纸杯猜字

在杯底写上汉字,孩子们每人拿一个纸杯,教师指出一个字,哪位学生和老师的字一样,请快快举手。

效果反馈:

当小朋友们找出来和老师一样的字,都会极其兴奋地给老师展示自己的纸杯。

令人感动的是,据家长反映,用完的纸杯被小朋友带回家后,小朋友们极其喜爱,将其摆放在自己的书桌上,视若珍宝。

 

2. 飞镖投字

“飞镖投字”为课堂常例游戏,孩子们投掷飞镖,砸中了哪个汉字,就大声说出这个字。

效果反馈:

随机性给了孩子们可选择性,挑战性,诱发主动学习机制。

配合每人一套的字卡,捡字认字,并根据实际学习程度延伸组词造句。

 

直观感受式游戏展示

在学习五官的课程中,我们两节课时间分别做了“贴鼻识五官”、“玩偶认五官”。玩偶识五官游戏,老师让孩子们从家带自己心爱的玩具,每当老师们说出“口、手、足、目、头”等字时,小朋友们不仅指出具体部位,还会向同学们自豪地互相介绍及交换自己的玩具。懂得分享亦是启蒙教育的一部分。而“贴鼻识五官”则激发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情。每当蒙眼贴错的孩子们看到自己鼻子跑到嘴上、头上时,顿时觉得甚是有趣,在笑声之余,还把贴错的部位从汉字列表中找出来,潜移默化中达到识字的目的。

在学习颜色的单元里,“操场找颜色”游戏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寻找蓝天白云绿草,另外还复习了“石、土、木、水、火”等词。孩子们时而手捧小石子,时而在草地上奔跑,时而捡起小树叶,跟着老师的节奏,准确完成每一个任务。生龙活虎的孩子们融入大自然,让身边的元素与所学知识准确结合起来。“涂画奥运五环”进一步加强颜色学习,同时结合“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时事热点,认识奥运五环,并为冬奥会送上祝福。虽然孩子们握笔的小手还很稚嫩,喊出的口号还不标准,但是相信在成长的最开始,有枚小五环会深深地种在了他们心中。“亲子剪纸贴”则请来了父母来帮忙,用五彩的纸张演绎丰富的故事。

(寻找“石”字所对应的实物)

(节日主题文化交互)

(亲子互动齐心协力)

(小小剪纸作品展)

 

趣味韵歌

瑞青中文学校独家引进了美国硅谷中文学校的《韵歌》,通过四字韵律的儿歌,拓展知识面,增加词汇量。

例如本学期学习的《奇妙动物世界》这首儿歌中展现出来了17种动物。其中,“小狗小狗汪汪叫,兔子兔子蹦蹦跳”一度成为孩子们争相传唱的“神曲”。儿歌《果宝宝》和《树儿换衣裳》则从中国传统童谣中节选,描绘了秋天的迹象。儿歌《红绿灯》不仅识别了颜色,还教会孩子们交通规则和保护自己的安全知识

绘本故事       

瑞青中文学校从国内购入大量中文书籍,在北欧致公协会的帮扶下,建立了”致公书屋”。遭受疫情中断后的瑞青学生将在新的一年里恢复图书借阅。
学前班的小朋友们在课后通过亲子阅读绘本故事,并在老师鼓励下通过家长的微信群复述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课堂上,老师也会结合当日课堂内容,选择对应绘本给学生们朗读。
幼儿学前教育任重道远,学前班重在培养孩子们对中文学习的兴趣。母语班背歌谣,唱诗词,接触大自然,讲故事,在学生通过生活环境已掌握的中文口语基础上,增加一部分基础国学内容,夯实中文应用基础。混血儿班则更偏重中文入门,听,辨,识为主,注重理解每一个字的含义。根据学生背景,有教无类,区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更容易融入。
总是听到很多不懂汉语的人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其实,只要我们的孩子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被正确地带入门,学习用中文思维,架构好学习框架,中文只会越学越简单,越学越有趣,越学越多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海外孩子走好了学中文的第一步很重要,他们掌握了开门的钥匙,就会主动走进这片地大物博,海纳百川的千年文明世界。
如果您还希望了解更多关于瑞青教学理念请阅读:在拼音与汉字之间—- 瑞青中文学校告家长书 2017-08-21

《此生无悔入华夏》  伍心颖 (14岁)

        身在远方,心在故乡!我的祖国,我日思夜想的故乡,无论我走到那里,您永远都是中国龙的模样。终有一日,我必定归来,将您建设得更加富强。虽然我现在身处瑞典,但吾心终向国。我十分有幸受邀参与此次中国侨联所举办的 ” 亲情中华 · 云端观影”活动。我诚挚的感谢中国侨联在疫情期间给予我们华侨侨胞的支持与帮助。也感谢中国侨联万立俊主席的问候与祝福!是侨联让我们有信心克服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难关,让我们重振旗鼓。祖国还为我们华侨专门开设了观影活动,以此缓解我们的思乡之苦,这令我感动万分!

 

       “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这就是电影《战狼2》主人公冷锋的信仰。在一场发生在非洲的战争中冷锋本可以安全撤离,但是在他面对身处困境的中国同胞时,他挺身而出抗下了那本不再属于他的使命。当时的他其实并不再是军人,但即便这样,他也并没有忘记自己曾经身为军人的使命。他为了国人孤军奋战的闯入了危险区,他与同胞们和难民们一起生死逃亡。最后他以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完成了使命。 在他们逃亡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多次意外,但是他都没有放弃。在他的意识里就算是遍体鳞伤也要保护好同胞,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军人,舍生忘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他们就是我们的骄傲!

 

     这种精神令我不禁想起前线疫情,想到那些以自己的生命担使命的医护人员们,以及所有默默为这次抗疫行动做出贡献的人们。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令我们敬佩。是我国这种举国上下团结一致的精神才让我国以世界第一的速度控制了疫情。祖国的同胞们用自己的力量为这次抗疫行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是民众的力量才让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立变如此顺利。当祖国控制好境内的疫情后,祖国也并没有放弃异国他乡的我们。祖国给我们送资源,送关怀,这让身处远方的我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

     

      《战狼2》这部电影的末尾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句话深刻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让我铭记于心! 让我再次感觉到了祖国的关怀。

     

       祖国的强大不无道理!中国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同胞,无论你身处何地,有何困难都千万不要放弃!请记住你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即使孤单一人也无比勇敢。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强大最有力的依靠! 

 

      如今中国逐渐步入世界顶端,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我国无论是航天技术亦或高速铁路在当今社会都是数一数二的。军事力量以及生物与医疗也都处于极速发展中。相信不用多久中国将创造新的盛世。在这里我想送上我诚挚的祝福,祝所有中国同胞和侨胞幸福安康,心想事成!祝祖国繁荣昌盛,民富国强!

   

       “中华少年郎,不悔中华人!”

 

瑞典瑞青中文学校  伍心颖  14岁

《龙井茶》詹子毓  (15岁)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龙井”。它不仅让我了解了关于龙井的历史、产地、味道、形状和制作茶叶的过程,还让我在光影里感受到了美好的爱情,有遗憾也有圆满。

        电影中讲述了奶奶和孙女的两段爱情故事。孙女为了让重病的奶奶不留下遗憾,千里迢迢来到中国龙井村,帮助奶奶寻找她的初恋,但在找到奶奶的初恋之前,很遗憾奶奶还是先离开了。然而孙女在寻找奶奶的过程中和她的同学产生了感情,她的孙女也因此爱上龙井茶,最后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有像奶奶一样错失爱情。影片中龙井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纽带,把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人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家有各种各样的茶叶品种。每年我们回国探亲,爸爸妈妈都会带一些茶叶回瑞典,特别是龙井茶,它是我们家中茶叶的必备品种。龙井茶能帮助人们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每当家里来客人,妈妈最喜欢给他们沏上一杯热乎乎的龙井茶,清香扑鼻,深受中国和外国朋友的喜爱!

       影片里孙女帮奶奶来中国龙井村寻找初恋的故事中,龙井茶是爱情的桥梁。它也是沟通中外各国的友谊桥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交融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情感寄托与精神文明。

        龙井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是驰名中外的绿茶。它因产自浙江西湖而得名,也称之为西湖龙井。它是浙江省的特产,我爸爸妈妈都来自浙江,我也是浙江人的后代,我为浙江人而骄傲,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瑞典瑞青中文学校  詹子毓  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