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的时间内,我们一起分享了《名人小故事》《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
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一些古代人物的生平事迹,还学到不少新成语和古诗词,收获良多。
经过15天的学习,大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一些营员表现非常积极,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经过班主任、家长以及侨联负责人的推选,共有13位优秀营员。他们是:何星,刘思尧,薄澜,陈瑾智,任佳禾,夏晨晨,陈好,张晨嫣,刘皓扬,张慧怡,陈叶林,温雨奇,秦丽桠。
优秀营员名单会提交中国侨联考核,考核合格的11岁以上营员能获得“2021年夏令营的保送资格”。
虽然恰逢瑞典仲夏节,中国国内端午节假期,但营员们依然能坚持每天听故事。
同时,用视频、音频、写字、画画等形式打卡,完成学习任务~
有听了外国科学家牛顿,法布尔等的小故事后涂涂画画。
也有听了西游记后的脑洞大开。
还有端午节听完划龙舟,粽子来源等故事后的主题创作!
15天的时间一晃而过,但是优秀的中华文化故事却深深刻在了孩子们的记忆里。
此次活动,还联动了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中文学校及华侨同胞子弟。小营员们的作品都有着非常高的水准和想象力,可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海纳百川。
营员们精彩的作品是不是很有趣啊?
如果觉得错过了,不要可惜,因为我们还有两期的夏令营活动还可以报名!
第 2 期: 6 月 29 日 – 7 月 13 日
第 3 期: 7 月 14 日 – 7 月 28
赶快联系本班老师和本微信号报名吧!
6月14日
丽水侨联网上夏令营准时开班啦!
来自瑞典瑞青中文学校
共69位学员参与到我们的网上夏令营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华裔青少年无法来中国参加夏令营,为帮助广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在疫情期间继续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并获取抗疫知识,4月30日,由中国侨联主办,丽水市侨联承办,瑞典瑞青中文学校协办的2020年“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正式开营。来自瑞典的69名华裔青少年参加了此次网上夏令营。
开营非常顺利,学校领导致辞,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班主任老师依次发言,整套流程有条不紊地完成,整个开营仪式气氛浓烈而不失庄重。
瑞青中文校长王梅霜寄语夏令营营员
老师、家长、华裔青少年朋友们:
你们好!由中国侨联主办,丽水侨联承办,瑞典瑞青中文学校协办的“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今天正式开营啦。
在此,瑞青中文对所有参加的海外华裔青少年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海外华裔青少年无法到中国参加夏令营活动。为适应当前疫情形势,丽水侨联应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文件要求开展“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活动,希望你们能珍爱这次机会,快乐学习,积极互动,多多学习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热情传播者,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使者。 最后,预祝2020年“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能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20年6月14日
瑞典瑞青中文学校
校长王梅霜致辞
随后班主任老师开始正式上课,微信群中学生的积极性也被两个故事调动了起来,学生们参与度高,讨论热烈,与老师互动频繁,可见第一课效果良好,目前小打卡程序已有部分学生完成了第一课的家庭作业。
本次夏令营共3期,每期15天,每期3个班级,通过微信群组建班级,全部课程均通过微信群开展学习,不收取任何费用。设儿童组(6-13周岁)2个班、少年组(14-18周岁)1个班,每个班级设有1名班主任,负责营员管理与营务工作,每个班级丽水侨联均派入1名侨联干部入群,配合班主任开展网上夏令营活动。学习内容丰富,涵盖说文解字、姓氏起源、成语寓言、名著名人、人文地理、防疫知识等,营员不仅要听故事,还要录制小视频、打卡,完成各种小任务,在学习中让营员们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个星期的江南游学活动对参加了活动的学生们来说实在是过得太快、太仓促了。人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旅行,第一次跟着老师们走过这么多的地方,见闻、感受和心得如何落在纸上,成为了同学们迫切想要完成的事情。
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写作题目:
该机构汉语教师队伍强大,专为驻在上海的外企公司和外籍人士提供汉语培训服务和组织汉语夏令营活动。
衷心感谢所有支持瑞青今夏特别项目的上海虹口区政府领导、电视台与两家教学合作方的全体工作人员,辛勤辅导的老师们,以及积极参与的家长们。
我们明年再见!
到今天为止,“跟着名师游学江南”的报道就全部结束了。欲回顾所有内容,请浏览:
语文名师+资深导演+历史穿越+文化感受
地铁是现代城市的大动脉,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实力展现,而且是解决大城市交通紧张状况的最有效方式。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设计上海地铁的中国先驱者们就在黄浦江旁的简易棚里规划着一幅幅雄伟的蓝图。他们推翻了外国专家针对上海复杂土质得出”不可能”的结论,用自己的努力在”上海地铁之父”刘建航博士的领导下,于1993年成功建成第一条地铁线。
而中国的科学家们正是用工匠精神去克服难题,突破创新!随后,吴老师帮助同学们对工匠精神做出一个总结:
上海电影博物馆记录了上海电影和动画的发展历史,老上海的《天涯歌女》,建国初的《葫芦兄弟》,如今的《建国大业》等优秀影视作品都诞生于这里,被铭记于这里。
生在海外的同学们在动画片长廊也能找到不少自己看过,喜爱的形象葫芦娃,孙悟空,黑猫警长,这些一代代传递下来的经典作品可能还将继续用其文化影响力走向更远的未来。
上海还拥有中国唯一获全球认可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平级。
课程三 作文技巧理论及写作指导
最后,吴老师就同学们写作的内容分别进行了点评,安欣雅、锦祖、玲玲、圣美和圣英这几位同学还得到了嘉奖。
三一集团主要生产混凝土机、挖掘机、旋挖钻机、压路机、汽车起重机和港口机械等重型机械产品,以及大家都了解过的环保,干净的的风力发电机。
活动临近尾声,摄制节目组的袁导演向每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此行的所见所闻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同学们有的喜爱古代的制墨工艺,漆器工艺,有的偏好地铁线路等科技领先技术,非华裔学生们对同里的古建筑赞叹不已。虽然大家喜好各异,但都在这次活动中领悟了中国的工匠精神。不少同学还说学中文也要有工匠精神呢!老师听了,真的非常欣喜!
工匠精神,这短短四个字或许就是中国70年改革开放、经济超速发展的一把神秘钥匙!
跟着我们图文一起游学的你,也感受到了吗?
本次游学活动中,正好遇到斯宁同学15岁的生日,同学和老师们也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一起庆祝!
欢乐的活动暂时落下了帷幕,参加B段作文提升班活动的同学们还将继续,我们的报道也会继续跟进。而节目组拍摄的素材也送进了电视台进入剪辑后期制作,作为电视台和瑞青中文献礼祖国70周年的礼物呈现!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语文教师
✔️ 松江区小学语文学科名师
✔️ 全国小古文写作大赛特邀评委
✔️ 2018-2019年度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最具潜力奖获得者
✔️ 2011年起,开发“小诗词”课程,注重小学古诗文趣味启蒙
✔️ 著有乡愁散文《我用往事读懂你》,编著《小学生小诗词100课》,《古文就得从小学》。
活动报道(7月9日古镇诗词课)
课程一 水乡寻芳
吴老师就园内主要建筑,客厅、茶室、花园等中式特有的建筑设计做了详细的讲解。
课程四 诗词鉴赏及创作指导
一天的漫步水乡观览之后同学们返回了上海电视台继续上课。吴老师又带领着营员们共同品鉴《忆江南》和《水乡》这一古一新两首诗歌,高声吟诵、细细品味。
接着营员们模仿老师的作品,按照诗歌的规律尝试创作,不少营员都写出了两到三句。当然,也有三位同学写出了以同里为主题的处女作。请欣赏一首:
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吴老师还向营员们赠送了自己编写的两本书籍。
今天的古镇之行让同学们切身感受了中国诗词文化之美,也让同学们从短文句的诗词中快速学到了语言的编辑方法和写作思路与联想。
语文名师+资深导演+历史穿越+文化感受
徽州山多水清,物产丰富,因此发展出的徽州文化更是从商业经营,植茶、造纸、制墨、制砚,形成徽州土特产丰富和手工业发达的经济特色。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甘而可漆器工作室的甘而可大师告诉同学们做成一件产品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做手工产品也和做人一样,需细细钻研,才能匠心独具。
26斤的桐油只能提取1斤的烟粉;每隔一小时要用刷子刮一次黑灰;做成的墨条需要自然晾晒,所需时间从3个月到12个月不等……
这些耗费人工,细致考究又充满中式美感的工艺工程,打动了同学们的内心。同学们纷纷动手参与,在成墨上留下自己的创作。
人磨墨 墨磨人 做人如做磨
人有品 墨有品 人品如墨品
什么是“工匠精神”?
没能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和家长们也可以一起来思考和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吧。看看你的感受会不会和同学们一样?
今夏瑞青中文学校组织了一个特别夏令营团-游学江南!昨天上午十点整在上海火热开启了。
特别项目:上海文化广播集团旗下实力写作电视节目
作文小镇+瑞青中文
语文名师+资深导演+历史穿越+文化感受
该团共21名学生营员,由王梅霜校长和安利永同学带领。本次活动将由上海东方电视台作文小镇节目组全程跟拍制作电视节目。团队成员有:制片人一名,导演一名,助理导演一名,摄影师三名,文化欣赏、诗歌辅导老师一名,随团导游两名。全团共计32人。
课程三 参观电影拍摄基地
(2017年7月)7月13日下午,历时13天的“亲情中华”大连夏令营闭营仪式在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行。致公党辽宁省委主委、辽宁省侨联副主席王大鸣与大连市侨联主要负责人一起出席了闭营仪式并为营员们颁发了营员证和纪念品。40名来自瑞典和美国的华裔青少年在大连一起完成了一个收获满满的旅程。
在短短的13天里,学员们除了一起体验经典的传统文化手工艺,参观和游玩了美丽的大连城市风光,还相互间增进了感情,收获了友谊。此次夏令营全程活动安排中有几个亮点应该特写一下: 首先,很多营员以优异的HSK考试成绩(相等于5级水平)结束了不到两周短短的汉语学习课程,其次,以四个小队为单位的所有营员们还接受了指导老师传授的团队意识拓展训练。这个训练是通过做受学生们欢迎的小游戏来完成的,营员们凭着集体的智慧完成队与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营员们还一起品尝了鲜美的大连海鲜,参观了历史悠久的大连海事大学,收获颇丰。
然后是学会了如何做游学视觉日记,这已练习能锻炼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同时也是游学者心情的一种抒发。
最后一个惊喜的收获是在短短的几天内所有的团队都学会了一个快速记忆法,能够在结营仪式上背诵唐尧禹舜朝代歌!每位同学还能用汉语叙述一段中国历史小故事或一个著名人物。在结营仪式上营员们用整齐的手语歌曲”让爱转出去”表达了对所有主办方,承办和协办方以及对指导老师们的衷心感谢。
来自瑞典的张夏榕同学代表全体营员做感言时说道,这次学习和体验的经历,不仅提高了营员们的汉语表达能力,学到了不少中国历史知识,体会到了对中国文化的博大内涵,更建立了与老师和同学们的友谊,交到了新朋友!
13天紧张的集体生活,锻炼了营员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会了团结互助。有5位营员还分别被评选为最幽默的人,最有创意的人和最有爱心的人,指导老师还发了一个特别推荐奖,以表彰一位最默默奉献的学生!值得特别惊喜的是年龄最大的李安妮同学,在离开 大连夏令营的飞机上就萌发了想去中国大学进修汉语的想法。很多小同学们也已经相约要在中国重逢,明年一起再报名参加夏令营!
(2017年7月)夏令营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惊喜。营员们越来越多的感受到了大连这个城市的美丽。来自美国和瑞典的同学们都花了很多心思与时间,在动身前往大连参加夏令营之前就收集了很多信息,做了对大连这个城市的人文历史及地理等方面的调研,让大连的指导老师验收。
大家在京剧一级演员邵海青老师的演示和指导下体验了京剧艺术。
营员们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学习了中国书法和剪纸。
除了学习和体验,营员们还忙里偷闲,举办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派对,为张昱锦和傅蓓蓓庆祝生日!
(2017年7月)2017年“亲情中华”大连夏令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此次夏令营是由中国侨联主办,大连市侨联承办,瑞典华人总会瑞青中文学校组织招生,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多元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的。参加夏令营活动的40名营员是分别来自瑞典和美国的中小学生,年龄在12至18岁之间。
夏令营在7月3日拉开帷幕!营员们不仅开始了中国文学经典研读、HSK教材学习和模拟考试训练等汉语课程,还体验了中国的茶艺、陶艺、包饺子、风筝制作、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等实践课程。
此外,营员们还登上了海事大学的模拟军舰,参观了美丽的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金石滩神秘东方公园,旅顺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等。 他们领略了大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同时也感受着这个城市美丽的风光和其独有的文化。
7月3日的开营仪式上大连市侨联主席王大鸣向所有远道而来的营员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二是希望大家做祖国传统精神的传承者,三是希望大家做中华民族复兴的推动者。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赵友涛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使营员们在感受亲情,开阔视野,提升汉语能力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深邃。中共大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黄刚在致词中提出要通过这次活动,让海外华裔营员们更多地爱上大连、爱上辽宁、爱上祖国,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
所有参加夏令营活动的营员们将带着家长们的殷切期望,在盛情好客的美丽大连渡过非常难忘的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