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2013年春季顺利结束 瑞青教师再度进行团队建设

           61号是瑞青2013年春季学期的最后一天,如果你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走进瑞青中文学校的教学楼里,便会发现欢天喜地的学生们一个挨一个的从忙碌的校委和老师手中接过一支支绿色的气球,不多时,印有瑞青中文学校字样的气球已经绽放在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摇曳为我们庆祝,点点绿色,夏意盎然。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是一个学期在瑞青全体教职员工的细心呵护下悄然而过,送别了依依不舍的学生们,老师们背起行囊,在小雨淅沥声中开启了向首都东郊 Värmdö瑞青教师团队建设的旅程。2013年度首次教师团队建设自校委们精心准备的加强团队精神有奖智力猜题的游戏中热闹展开,老师们两人一组,以20道陷阱重重的题目检验自己对学校的熟悉程度:你你能正确写出董事长的姓名吗?你知道瑞青建校以来多是女老师执教,可你知道学校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位男老师吗?你知道老师们兢兢业业,可你知道这些年来有几位老师是还没有出哺乳期就回到讲堂上给学生们上课的吗?这一道道难倒学校元老的题目让老师们一下子亢奋了起来,在混战中各显神通。抛砖引玉”“无中生有者有之、浑水摸鱼以逸待劳者亦有之,战斗场面盛况空前。

          游戏后,校长公布了所有题目的答案并为获胜的团队颁发了奖品,老师们也在欢声笑语中深深记下了学校发展史册上的点点滴滴。在之后的学期总结中,王梅霜校长再次对这支让她引以为豪的团队全体成员本学期的工作成绩表示大力肯定,并布置了一系列新学期的准备工作,学校要精心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鼓励和引导教师利用假期进行教学研究和备课活动,将扎实有效的教学工作继续开展下去,

        晚餐是四溢飘香的丰盛烧烤,令众人食指大动。一番大快朵颐后,校委们带领老师继续团队建设的游戏盛宴。猜成语是瑞青老师们的传统节目,随着游戏的进行成语难度明显提升,狭路相逢春风得意九死一生都出现在了老师们眉飞色舞花样百出的表演中,场上场下常常轰然笑做一团;在新游戏中,老师们被要求用画画的方式传递信息,最后校长被传成了女孩臭豆腐被传成了糖葫芦,也是笑料百出,人人乐不可支,我们在鲜活而精彩的团队游戏中分享感受着难忘的体验,大家相互间又増添了一分了解,一分信任,一分友谊。

        远离了多年集体生活睡上下铺的老师们恍若回到了大学时代,夜深了,许多老师还并无睡意,三三两两在露台秉烛夜谈,或在房间围炉夜话和衣而眠,盘点着过去半年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群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和故事的人,只因我们一直携手并肩,共同行走在教育之路上。

        成功的学校都是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坚持了自己的办学特色的学校。根植于学校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思想,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措施,长期凝聚而成的学校风气和精神,就是学校的核心价值。我们将在踏踏实实的努力耕耘中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价值,不断努力建立瑞青中文学校共同的精神家园。

瑞青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简讯

朱婕2013)开学伊始,万象更新, 8月24日,离上课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全体老师就已经身着统一的校服,在大厅里等待学生和家长的到来。一页页迎新的宣传单,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册册崭新的课本,让无论是新老家长,还是新老学生,都包裹在一片暖洋洋的开学氛围之中。

为了使开学工作顺利有序,瑞青中文学校的老师们早在暑假期间就在王梅霜校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做好了各项开学准备工作。本学期,瑞青将由赵福红老师出任学校副校长职务并主抓各年级教学工作。赵副校长是首批站上瑞青讲台的教师之一,她对瑞青中文学校的情况了熟于心,更有着对把关教学工作执着的追求,而她既是老师,又是家长的双重身份,也将引领瑞青中文学校的发展愈加和谐灵动。

每次开学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也在校领导的组织下如期进行,此次教师培训除了以往的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外,还安排了朱婕和高雯雯两位老师与大家分享她们多年的教学体会和经验。此次交流让新进老师大受启发,受益匪浅,使她们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并切实提高了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2013年秋季学期的开学报到工作井然有序,让本学期学校工作迈出了坚实有力的第一步。每一步这样的小小成功,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有效部署、分工合作,以及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和团结一致的全体瑞青教师们,感谢你们甘为人梯的美丽,感谢你们燃烧青春润育了瑞青!

自上周开学起,各班不断有新生陆陆续续慕名而来。每一个新学期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广大学生和家长在开学前能提前了解学校情况,尽快调整状态,投入到新学期来,让瑞青开启我们新的希望,承载新的梦想!

瑞青中文学校建校五周年校庆活动报道

 

二零零八至二零一三,瑞青已经悄然走过她的第五个年头,而五年,在中国人心中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历了多日的筹划和修改方案,一个氛围温馨形式简约而不简单的五周年校庆活动在学生们的期盼声中到来了。这一天,学校的走廊在各个年级组长和老师们的精心布置下变成了校庆tipsrunda 的主会场,从一楼到四楼,每个角落都能见到孩子们寻寻觅觅的身影:年龄大的孩子,在一道道问题前驻足、思考、讨论,再细心写下自己的答案;年纪小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和引导下,也在答题纸上写写画画,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会让他们雀跃不已。看着这些孩子们用流利的中文交换意见交流想法,在浩瀚的中文知识题海中轻松畅游放飞自己,校委和老师们都不禁会心微笑,脸上闪烁骄傲的光芒。

这次活动是一场凝聚了瑞青老师们智慧和力量的欢乐盛会,是我们为迎接瑞青建校五周年校庆而给学生们奉献的中文盛宴,除此之外,所有瑞青的孩子们都还会得到一份让他们欢欣鼓舞的奖品。在此次五周年校庆活动中,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欢呼与兴奋,而是一种在瑞青历程的新的体验和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对中国文化和瑞青的感情在不知觉间持续升华,其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越了校庆活动本身。
此外,学校校委利用筹备校庆的机会,认真回顾了学校发展的历史,在五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办学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以保证瑞青中文学校在未来的道路上实现新的发展。

五年探索,五年艰辛,五年创造,五年辉煌!这一路走来,离不开每一位瑞青人的支持和努力,无论是校委还是老师,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无论是缘分短浅还是情义深重,我们都诚挚的感谢大家五年来为瑞青贡献的点点滴滴,祝福瑞青,祝福每一位瑞青人!

总结 分享 表彰 激励 – 记2014春季结业

      (项晓丹2014)524日是瑞青中文学校春季学期的最后一天,王梅霜校长和赵富红副校长早早地就在校门口迎接着老师、同学还有家长们,每个人都洋溢着笑容走向各自的教室进行学期的总结。

      转眼间,半年又过去了,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比如这学期刚来我校学习中文的一些新同学,从一句中文都不会说到现在可以无障碍地和老师们打招呼,分享他们这星期的趣事,让我们的校长和老师都感到无比地欣慰。

       俗话说得好,有总结才有进步。在我班的总结会上我让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学习中文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有同学说是看中文的视频,有同学说在平日生活中和家人说中文,有同学则是用努力来回答,抄写中文字,虽然不能马上记住,但是这是会有潜移默化的效果的,而其他没有很好方法的同学在分享会上也学到了好方法,计划在暑假去实行。

       接下来我给学生们进行了表彰和鼓励,我选择了每个学生的长处进行鼓舞,比如说有同学获得了“最佳作业奖”,有进步非常大的同学获得了“最佳成长进步奖”,而在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的同学则获得了“最佳发言奖”,还有各方面都优秀的同学获得“中文小老师”,“优秀学生”,写作非常好的同学获得了“小作家”等等称号。奖状由家长们颁发给孩子们,希望家长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和优秀,同时也是对孩子们最大的肯定。

        最后,总结会是在家长、老师我和孩子们的笑声中结束的。我还带领着大家玩了两个能够增进家长和孩子感情的游戏,一个是“团团抱”,一个是“无声电话”,在这时候,家长们放下了所有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开心地和孩子融在了欢声笑语中。

        瑞青中文学校就是这样一个让学生快乐进步的学校,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孩子们,下学期见!

瑞青今夏参加第七届欧洲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培训

      (杨婕2014)今夏的瑞典可谓是热浪一波接一波,恰似瑞青人对海外中文教学的高涨热情。这不,七月初,瑞青中文学校的几位老师来到了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参加了由本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汉语教师培训活动。

阿尔多瓦大学位于法国中部的一个美丽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千年历史古城 – 阿拉斯,然而我们无暇顾及欣赏沿路的美丽景色和历史名胜,而是直奔培训目的地。在阿尔多瓦孔院,我们结识了许多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中文老师,在这里能碰到这么多和我们瑞青人一样怀揣着梦想在异国进行中文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同行,这确实让我们兴奋和感慨不已。而让我们共同期待的是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教学总督白乐桑教授即将给我们带来的培训课。

白乐桑教授是一位在中国和在欧洲大陆富有很高声望的汉学家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达三十多年的法国人。除了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外,他还潜心专研,并出版了多套中文教材,他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早已是法国国内的权威,同时也影响着欧洲其他国家的对外汉语教学。他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以字本位教学法来介绍汉字的教学方式。

这次培训课程的主题是—图像在汉语教学上的运用。在第一天的培训活动中,白教授结合他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系统和具体地给我们指导如何有效地运用图像和影像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并结合具体的教学例子进行现场讨论。同时他也强调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要结合当地文化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大胆和自信地用中文开口说话;老师们要灵活使用手中已有教材,有效加入图像等多媒体材料并要展开后续运用。 当然,他也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挑战是解答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这一课题!

第二天的培训活动是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法国斯特拉斯堡学院的沈逸慧老师和我们分享和讨论图像素材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沈老师选择了两种图像资料让大家分组制定教学方案:一是既能体现中华文化,又是外国人熟悉的连环画,以及代表现代社会必备的通讯工具 – 手机为话题的漫画; 二是使用在国际影坛享有盛名的中文电影做教材。在热烈的讨论后,各组老师提出新颖的教案。大家也从中收获了灵感。

这次法国阿尔多瓦孔院主办的培训活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和平台,让我们身处海外各地的中文老师相聚一堂,提出教学中的问题,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培训活动和同行们之间的交流也激发了我们在教学上的灵感。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憧憬,我们踏上了回瑞典的行程,期待瑞青八月二十三日新学期的开始及与同学们的相见,也期待在开学当日的瑞青中文学校自己的教师培训活动上,我们受过培训的老师们和其他瑞青老师们进行分享这次法国培训活动的收获。

2014 夏令营之旅

(赵福红2014-07)经过近乎一年的准备工作, 我们终于于6月25号怀着好奇的心情登上了去厦门的飞机!201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就此拉开了序幕!
本届夏令营的主要目的是让在瑞典出生,或从小生活在瑞典的华裔青少年能够更好, 更直观的了解中国。当然,我们这次夏令营队伍的成员也非常特殊, 它是由 海外华裔和领养的孩子们共同组成的一个团体。总共夏令营营员为22名8至17岁不等的中小学生。
在历时10天的活动中, 瑞青中文学校的学生们学习了汉语知识, 学会了制作中国京剧脸谱, 聆听了中国民乐, 学唱了中国民歌, 以及学打太极拳等,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们获益匪浅, 终身难忘!学生们从不相识到互相了解,互相关心, 互相帮助, 也与这次夏令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学习的同时, 也做到了劳逸结合。 在厦门侨办的安排下, 我们利用周末时间游览了厦门素有”海上花园”之美誉的风景名胜-鼓浪屿和古香古色著名的南普陀寺。 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 最让孩子们记忆犹新的还是骑自行车环海观光美丽的厦门风景。 我们的孩子们冒着烈日酷暑和陪同我们的厦门侨办负责人们一起展开了一场自行车比赛。 那时那刻,孩子们开心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
十天的夏令营很短暂也很漫长, 孩子们从不适应当地的饮食, 居住条件及炎热的天气到分手时的依依不舍,都充分地体现了本次夏令营对孩子们的积极影响! 也相信孩子们的收获是丰厚的!
我也真切地希望瑞青学校的学生们能够把我们在厦门的所见, 所闻, 所想, 所悟带回给自己的家人, 朋友, 让身边更多的华裔朋友们分享我们的夏令营收获!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瑞青团队参加广州“华文培训“

(杨璇2015)今夏,瑞青中文学校除了派出教师代表前往法国孔子学院参加短期培训,还派出了三位老师参加了在中国美丽的羊城广州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承办的.“华文教育·教师研习”华文教师证书班培训活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重要环节和坚实基础。作为新一代海外华文教育朝气蓬勃生命力的代表,瑞青人一直秉承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将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视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前提。这也是瑞青教师参与此次培训活动的宗旨和目标

在为期17天的培训中,瑞青人和来自全球28个国家的150余名华文教师一起学习了华文要素教学法、华文课堂教学、教育技术、华文知识与能力、华文教材概论等专业华文教学课程,参加了《华文教师证书》测试并顺利结业。对于瑞青的老师而言,参加此次“华文教育·教师研习”华文教师证书班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科学、系统的学习培训增强自身的华文素养和教学技能,更是获得了一次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国家权威机构有效认证的宝贵机会。

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精心安排下,瑞青参训教师们系统、科学地学习了各类教学、教法、教学心理的课程,参加了华文教师证书水平测试,同时还参与了以“《华文教师证书》测试“、“海外华文教学实践”、“华文教材”、“儿童心理”为主题而开设的各类专题讲座。

在国内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具有极高声望的彭小川教授担任了本次证书班《华文语法教学》课程的主讲人。彭教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的向我们分析介绍了当今华文语法教学中所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彭教授通过教学实例,生动、直观地向研习老师们展示了“对比法、图表法”等受到学术界、教学界广泛认同和推广的语法教学方法,为老师们今后的语法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方法。彭教授还鼓励教师们把自己实际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大胆提出来,通过集中讨论的方法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汉字教学是华文教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关键问题。但是因为汉字本身的特殊性,汉字教学也已经成为海外华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对待学生对于汉字“遇难而退”的畏惧心理?如何安排笔画、笔顺、部件等汉字基础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比重?怎样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这些,都成为海外华文教师们关注的焦点。由华文学院华文水平测试项目负责人王汉卫教授开设的《华文汉字教学》课程,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的。王教授对汉字笔画进行适当删减和重新归类后,成功实现了笔画的“瘦身”,同时,在笔顺问题上,王教授明确了笔顺教学的次重要地位,提出笔顺教学应在笔画学习的基础上服务汉字教学的大局。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提议,受到了研习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些课程只是本次教师培训的缩影,瑞青参训教师会带着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回到学校,她们将与其他瑞青老师分享和交流。我们相信,更加专业化的瑞青教师团队能为身在瑞典的中文学子们提供更多有趣而有效的中文课程,并为整个中文教育在瑞典的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夫人白晓梅走访瑞青

(张小文2014)

新学期伊始,9月13日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夫人白晓梅及领事处郭延航主任走访了我校,向校方表达了使馆对瑞青中文学校的关心、支持和重视。

学校董事会成员以叶沛群为首和校委成员王梅霜校长、赵福红副校长,教研组两位组长张小文和郭歆向白参赞介绍了瑞青中文学校建校历程及发展现状。白晓梅参赞表示对瑞青团队不辞艰辛、坚持办校的精神表示由衷钦佩,并表示中国驻瑞典使馆一贯重视华文教育工作,会尽最大的努力想方设法为我校老师和孩子们创造更多、更好学习中文的条件。白参赞还给瑞青带来了一批书籍,同时也正式传达了中国侨办向我瑞青作为华文师范学校赠送的第二笔办学资助经费到位的消息。

   

董事会董事长叶沛群和王校长陪同下,白晓梅参赞等一行走进了教室,向老师详细询问了各班的授课内容及教学成果,同上课的孩子们进行了亲切地互动。勉励老师们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再接再厉,鼓励孩子们要努力学好中文,更多地了解中国。

  

承载着驻瑞使馆以及所有孩子和家长的希望,瑞青中文学校全体师生将孜孜不倦的致力于中华文化教育,承前启后,继续义务奉献自己的业余时间,为促进中文教学以及中国文化在瑞典茁壮成长而努力。

瑞青原成人班学生爱娃的故事- 转载人民日报

瑞典妈妈悉心培育中国养女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4-17

“年过半百,不远万里来华学汉语,为的是让她16个月大时从武汉领养的小女儿不忘祖国。”这说的是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位普通母亲爱娃,今年53岁。
这是爱娃第7次来中国,此次来中国是为了学汉语,她也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除了因为喜欢中国文化,还因为家里有一个12岁的中国养女。她希望女儿不忘自己的国家,不忘母语。所以她在文菲很小的时候就将文菲送到瑞青中文学校,跟王梅霜校长学习中文。*注(爱娃本人在瑞青学习了三年汉语,参加过两次中国夏令营活动)
2003年爱娃第一次看到养女雯菲,当时她才16个月大。这个中国女孩的到来,宣告爱娃一家的新生活开始了!“她非常聪明!”爱娃笑着回味小女儿的优点。
中国孩子的天赋,在雯菲身上逐渐显露。9岁时,她开始学习打乒乓球,乒坛名将瓦尔德内尔是她的教练之一。现在,雯菲已经是瑞典这个年龄段打得最好的女生了。
一家人在瑞典生活得很快乐,但是,爱娃觉得:雯菲毕竟是个中国人,应该学点汉语。从雯菲5岁开始,父母就送她去上中文学习班,爱娃也陪着女儿一起听课。
爱娃的职业是瑞典医疗管理咨询公司的市场策划。去年,浙师大国际学院跟瑞典延雪平大学合作,为瑞典留学生培训汉语,爱娃就是通过这个项目来到中国学汉语的。

“      汉语学好了后,回家可以跟女儿说汉语了。”爱娃说,现在日常的汉语女儿都能听懂,只是很少开口说。
“      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村子,我想女儿将来肯定会跟中国有联系的,她的根在中国。”爱娃说。爱娃非常喜欢汉语老师穿的中国风服装,离校之前,她寻到老师买衣服的淘宝店,也买了两套带回瑞典。

恭贺张宏瑞同学在国际音乐比赛上取得好成绩

四年一届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конкурс имени П. И. Чайковского比赛于20141212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幕。这一比赛被认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音乐赛事之一,与肖邦音乐比赛、伊丽莎白女王音乐比赛并称为世界三大音乐比赛。此次赛事汇集了全球六百多名青少年选手,在激烈的竞争中,张宏瑞同学获得了B组少儿组优秀奖。对于宏瑞同学,这次的比赛是一个难忘的经历。在那里不仅观摩了各国青少年演奏家的精彩表演,更让他学习到各个选手刻苦钻研的精神,并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钢琴爱好者。

陈老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