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名瑞青中文学校!
2018年秋我校计划增开 4个新班
瑞青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对于海外出生、长大的孩子,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培养中文学习兴趣为起点,以承传中华文化为目的。在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得他们能对中华文明与文化进行思考,能与西方文化建立联系与比较,并且能够对多元文化与文明进行反思。这一目标锁定在十年内的时间内通过周末课堂予以实现。
开学时间:8月18日星期六9:30
==================================
学前一班 学前二班
任课老师: 姜老师,苏老师
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们与老师的互动能力,训练中文口头表达能力和汉字识读能力(认读量为138 – 378个汉字)
年龄要求: 满4周岁,(不具备听说能力的学生年龄可增之5岁以上)
名额设定: 10名 x 2个班,
说明:
经过整整两年的专研和实践我们发现满4周岁的孩子是接受我们特别设计课程的最佳对象,3岁儿童的接受能力还不理想,不适合开始接受训练。
以培养兴趣为前提,通过图文、游戏、韵歌、视频,寓教于乐,为一年后升级进入正规的读写阶段打下扎实基础。
学费:1000kr
上课时间周六10.00 – 12.00,欢迎免费试听
==================================
一年级一班 二班
任课老师: 刘老师,崔老师
使用教材: 新双双中文教材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材特点: 课文简捷,内容生动,学习更贴切于生活的实际语言表达法和提高对语言的应用能力。该教材深受家长和小学生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开启对基础汉字的读写训练(汉字量增加166个)
报名条件: 完成了我校一年的学前班课程,或具备相应的听说能力、年满5– 6周岁的儿童
名额设定: 12名 x 2个班
学费:1000kr,书费:150kr
上课时间: 周六9.30 – 12.15,欢迎免费试听
另外,欢迎报名参加插班学习,我校有以下班级与学习内容:
二年级(语言基础课程)
三年级(语言基础课程)
四年级(语言基础课程)
五年级(语言基础课程)
中国成语故事(六年级)
中国地理常识(六年级)
中国古代故事(七年级)
中国神话传说(七年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八年级)
中国文学欣赏 (八年级)
中国诗歌欣赏 (暂无班)
中国古代哲学 (暂无班)
中国历史下 (十年级)
中文第八册班
对外汉语班(中文好学1)
对外汉语班(中文好学2)
注: 插班生需通过我校上学期末各班的语言水平测试。经试听以及与班主任磋商后方能获得插班资格。(以不影响各班级进度为指导思想)
另外,瑞青还在中文课结束后设有儿童舞蹈、绘画、数学辅导班,上午还设有成人合唱班和瑜伽班。
瑞青校址:
Södra Latins gymnasium
Skaraborgsgatan 14, Stockholm
小火车 Pendeltåg至Södra Station
地铁站: Slussen 或 Medborgarplatsen
报名方式:
网上填写报名表
www.kinaskolan.se/联系我们/学生报名
电话: 0707-20 3 5 16 王梅霜校长
邮件: rektor@kinaskolan.com
微信公众号: 瑞青中文
快来参加第三届汉字硬笔书法赛
(白霜 2018年8月)今夏的北欧,热浪滚滚。高温天气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虽然所有的中、小学生们目前还在放假中,但是我们瑞青的孩子们却还在做着一个额外的暑期作业,那就是练习写汉字!这两天有家长频频报来佳音,报告很多学生在旅游、玩耍的同时没有忘记挥汗苦练,决心要在8月18号开学的第一天献上一幅作品!


本期汉字书写指导课程的设计也非常合理, 先纠正了学生们的写字姿势,然后从汉字基本笔画练起,最后强调汉字的结构。在每节课结束时都要求学生们写一幅作品,在作品中复习笔画结构,体会汉字书写的魅力。冯老师要求同学们摆正写字姿势,写字时要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即,眼离本子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姿势正,字才正,同时保护眼睛,避免近视。笔画在练字时相当重要,它们是汉字组成的基本要素,不懂得笔画形状、形态和行笔方法,就根本不能谈论书法。冯老师说,笔画就是零件,零件不合格,位置放得再合适也是不行的。冯老师还希望同学们在练字时要多加思考,举一反三。这是根据她个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练字的过程不只是一味枯燥的反复训练,而是记忆、总结,与应用的结合。在冯老师的点拨下,很多同学的写字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我们十分期待暑期结束后有很多好作品出现!(特注:参赛选手们请记住一定要用简易钢笔或蘸水笔书写啊!)
记春天一堂生动的户外课
( 阳光 2018年7月)
课堂教学是教师运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形式,教师通常是在一个固定的教室里使用讲义、课本向学生灌输知识。然而教无定式,有的放矢地开辟第二课堂,通过户外课也可以达到课堂教学的延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晴老师上学期就率先带领自己班的学生做了一次上户外课的尝试,当然,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要素。
图1 樱花树下意气风发的同学们
图2 同学们在樱花下认真阅读《春》
所谓“天时”,是对时节、天气的要求。本次户外课张老师选在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教学目的是赏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春》。位于Hammarby sjöstad的Luma公园阳光灿烂、樱花满坡,是春游赏花的好时节。5月5日这一天,正值樱花努放、天气晴朗,老师与学生们按照计划成功外出。同学们在樱花树下,一起诵读赏析《春》。朱自清先生在文中分别对春草、春树、春风、春雨进行了描写。同学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一阵风吹过,“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境不用想象,自然涌向心头。特别是讲到“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同学们一抬头,幽香艳丽花团锦簇的樱花在风中摇曳,“花枝招展”一词不用诠释,自然铭记于心。真听、真读、真感受的户外课,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观察力,也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在融会贯通中学习散文的写作方法和鉴赏方法。
图3 小山坡上学习《武松打虎》
图4 同学们表演“三碗不过冈”
图5 “老虎”与“武松”搏斗
户外课不仅因时选题,还要因地选文。外出上课,恰巧是同学们学习《武松打虎》这一课,而Luma公园的小山坡为大家提供了类似于景阳冈一样的故事发生地点,这是“地利”。我们学习完《春》,移步小山岗,继续学习《武松打虎》特别是学习教学重点目标动词的运用。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同学们根据剧本排练并表演了经典故事桥段。不管是端着小白板上写着的“三碗不过冈”的店小二还是扮演老虎的同学在大树下的扑抓动作或是扮演武松的同学表现的威猛勇敢,都给这堂中文课带来了活波的氛围。比起室内表演,此次设计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小说戏剧的冲突。
图6 Hammarby Sjöstad留念
图7 学习持续发展生态城
“人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分信赖和和睦融洽的关系。本次户外课是在学期开始张老师与学生们商议讨论通过的结果。户外课的成功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由于班级孩子年龄在17岁左右,具备独立外出的能力,全班在学校集合完毕,排队乘坐公共交通前往目的地。同时“人和”还体现在教师如何设计学生们感兴趣的课堂内容。如果户外课单单是带领学生赏花玩草、打打闹闹,学生开心愉快,但实质上并无学到知识,这样的户外课是华而不实的。因此,在第三节课尾,全班师生还换到了海上圆形小广场来作为课堂。
Hammarby sjöstad生态城是瑞典城市可持续发展样板项目,备受国际社会瞩目,2010任职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对Hammarby sjöstad生态城进行了访问。身处宜居生态城上课,教师需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传递给学生们。因此,张老师特别补充了这一户外课堂所在地的背景知识。这样同学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扩大了关于生态平衡和城市环保的词汇。
综上,一堂有趣、紧张、充实的户外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寓教于乐,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