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青中文学校2010年中国夏令营从今年二月起就开始筹备,本次夏令营主题是:参观世界史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最多的上海世博会!在大家的殷切的期盼中,6月14日,我们一行十个中小学生和老师登上国航飞向北京,飞向上海 !
16号正逢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在酒店餐厅品尝了迷你小粽子。九点整我们一行人顶着炎炎烈日步行出发,搭乘便利的上海地铁,20分钟后便来到离瑞典馆最近的世博会7号门。
放眼望去,展区一望无际。浓缩了人类智慧和奇思妙想的各种建筑美轮美奂,形状各异:有船形的,有苹果形的,有飞碟形的,有水滴形的,贝壳形的,真是千形百状,变化多端。每个展馆前都聚集很多人,等待参观的队伍排成长龙。这时候,我们的营员安娜拿出电话,拨通了瑞典馆长的手机。虽然我们没有赶上参加瑞典市政府在瑞典馆举办的以“创新,交流和可持续性发展”为主题的斯德哥尔摩日活动,但是我们获得了数张贵宾请柬和门票。安娜的父亲通过瑞典外交部的关系为我们安排了特殊的VIP通道。瑞典馆长为我们安排了两天共八个国家馆的参观。我们所到之处,畅通无阻,着实使我们欣赏个够。
玩得最开心的是瑞士馆,瑞士人沿着主展厅,在外面搭起登山车道,游客六人一厢搭乘缆车,腾空而起。我们贴着登山车道向上方旋转了几圈之后,眼前豁然开朗,此刻我们正置身于阳光照耀下的一片山地!我们从飞过草坪,飞过山包,脚下是红花绿叶,头顶是蓝天白云。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中国馆!中国馆雄伟壮观,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红色的巨鼎。据了解,这是因为中国馆的构思主题是“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 。馆内的镇馆之宝活版“清明上河图”,实在是太精彩了!画面为动态,画长128米,宽6.5米,真实再现了当时开封的昼夜风景。画中白天出现的人物有691名,夜晚出现的人物达377名。光这几个数字,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更多图片请见学生精彩活动页面
城市让人类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的主题。 我们大多数营员都是第一次去上海,问起世博和上海留给他们的印象,他们用这样的形容词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超级大”、“极其摩登”、 “充满丰富想象力的现代化城市”!通过中国夏令营,我们的营员得到了实地语言训练的机会,零距离的触摸到中国文化,开拓了视野,学习中文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大家纷纷表示希望明年还要去中国!
快乐 创新共享-瑞青教师期末聚会侧记
6月4日下午,瑞青中文学校为了感谢教师一学期以来辛勤地付出,特地组织教师聚餐以庆祝“快乐暑期”的来临。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集中开会总结和展望2010年秋的教学工作;第二部分就是集体步行去 Slussen 乘 Vindhem boat,享受一次美味的虾船宴。
与往年的总结会不同的是,本次开会在皇后大道的一家寿司店里进行,气氛自然而和谐,27名教师齐聚一堂,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讨论下学期的中文知识竞赛方式和戏剧表演的角色安排,大家兴致盎 然,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点子。
王校长在会议上除了对本学期的教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代表校董会对本届“瑞青杯”中文知识竞赛中 有突出贡献的部分教师颁发了奖金以资鼓励外,也对下半年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一个国内版教材的全覆盖应用,一个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一个全 新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障。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优秀的教师愿意欢聚在有生命力的学校里,因为这里除了能给教师提供一个 自由成长的空间外,也能充分关怀员工,去波罗的海的金色西岸尽情享受海风的吹拂和心情的放松吧,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神往的呢?
Vindhem boat的虾船宴久负盛名,大家视觉感受海风、群岛,景 色宜人;味蕾体验鲜虾、美酒,唇齿留香;在船上乐队的伴奏下,大家翩翩起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甜蜜的微笑!
“GLAD SOMMAR”让我们期待,瑞青的明天更美好,因为有你、有我,有我们共同分享快乐,分享梦想的高凝聚力团队!
我校组织参加本届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
4月24日下午3点在SKANDIA电影院,瑞青中文学校50余名教师,家长和学生观摩了本届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上的参展电影《凯尔经的秘密》。
这部影片再现了爱尔兰的民族经典。12岁的小修道士布兰登,有着和所有男孩一样的质朴和勇气,在凯尔斯避难城墙被维京人攻破时,他勇敢地保护了“凯尔经”,目睹院长的牺牲,突然领悟了生命的真谛,成长为一个具有圣洁信念的青年传道士。就像所有的神话和传说那样,《凯尔经的秘密》围绕着最具传奇性的宝物和人物展开。“凯尔经”相传是世界保存最古老的手抄本插图圣经,现藏于都柏林三一学院之中。
大银幕上整个画面唯美而惊艳,学生们坐在下面屏息凝神欣赏这部《凯尔经的秘密》,仿佛回到了梦境中的童年。影片中近乎完美的构图和注色,茂盛的金绿,肃穆的青紫,恐慌的血红,纯洁的雪白…大面积的色块里饱含了值得玩味的细节。一花一世界,就像古老的经书被绘制得美轮美奂,丝毫不觉得呆板和乏味。阿诗琳的一曲“潘歌庞”如天籁般纯净空灵,为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绚烂的画面锦上添花。
不知不觉中,小布兰登突然长大,美妙的故事仅仅持续了七十余分钟,意犹未尽,只能在音乐中重温。无怪乎电影结束后,一个小班的孩子忍不住对他的妈妈说:妈妈,我真的好想再看一遍呀! 观看电影,同样是欣赏经书,翻开历史的辉煌画卷,从隽永的文字和图案中,传出基督徒虔诚的诵经圣歌,也传出维京人疯狂抢掠的喊杀声。“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无疑给我们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借鉴与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如何在简单的文字后面体现经典,这是一门艺术。
原来先哲的经典可以用这样的手法来描绘,简简单单的人生哲理,照样能打动现代人的心灵。在如今炫耀电脑建模技术,银幕上到处充斥着3D造型的时代,在美国影片充斥的今天,如何再现那些隽永而又淳朴的古代传说,勇敢的爱尔兰人并没有抛弃自己的经典和传统,而是运用新的手法崇焕生机,重现了古老凯尔特文化的积淀,用传统二维动画的方式唤起了世人的了解和认同。《凯尔经的秘密》给出了最佳答案:
简单即永恒!
余莉报道
|
2010-05-09 |
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赏析会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音乐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和瑞典友人了解中国的音乐文化,瑞青中文学校于2010年3月20日和27日举行了两次“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音乐文化赏析会”。
赏析会上,王梅霜校长绘声绘色的讲演以及专业琵琶演员缪琪老师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好评。赏析会结束后,大家对琵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和家长们围坐在缪琪老师身旁询问她关于琵琶的文化以及演奏,孩子们更是好奇的触摸着琵琶,久久不肯离去。
瑞青中文学校的创办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汉语,更是向瑞典及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及华夏文明的窗口。学校充分发掘与调动在瑞华人艺术家的有利资源,尽一切可能的让瑞典人和瑞典华人子女了解、观摩,近距离感受中国音乐文化之美。
学校还将陆续举行更多的中国音乐文化赏析会,志在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传统音乐,以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肖晟婷 报道
|
2010-04-11 |
瑞青期末汇报演出为秋季学期划上圆满句号
12月13日 何儒
12月13号,瑞青中文学校秋季学期最后一天的课程结束,师生联袂的汇报演出为秋季学期划上圆满句号!
上午11点结束本学期最后的课程,各班学生考完试,评完卷子,得到老师的寒假作业后,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礼堂,一进门就看到同学们别具创意的画展,不留意还以为是名师画作.
大家齐排坐下, 欣赏师生期末汇报演出,这次的结业让学生大开眼界, 从多才多艺的老师身上见识各种中国文化: 老师的新疆舞,灯龙舞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技艺.书法即兴挥毫泼墨配上中央音乐学院杜老师的琵琶弹奏更让同学们见识中国文化的精粹.为了加深对方块汉字的进一步领略,周老师和低班同学通过猜谜游戏,精美奖品派送,吸引大家争先恐后举手抢答………学生的跆拳道演出更踢出了中华武术的武士道精神! 其热闹场面一浪高过一浪!
简短的1个多小时期末汇报演出,在全体老师自由组合的合唱后落下帷幕……..一个个雅俗共赏的节目博得家长同学们的喝彩! 瑞青自创办一年来得到社会的认可,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各项事务得到蓬勃发展,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壮大同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质量就是吸引孩子们来瑞青学习中文的一个最佳选择!
伴随着美妙的歌声离开学校,那些精彩的演艺还在同学们脑海里回荡……..
同学们!我们2009年1月17号再相见!
祝愿大家圣诞,新年愉快!
校长王梅霜女士带领瑞典选手参加第二届”汉语桥“
中国国家汉办于10月16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重庆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瑞典第一次派出选手到中国参加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今年五月曾获得“汉语桥”中学生汉语比赛瑞典赛区一等奖的高中三年级学生陈丽莎,索菲娅和袁安娜组成了一支瑞典代表队,在我校长王梅霜女士的带领下,(这三位学生中其中两位是王梅霜的学生)赴中国重庆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他们与来自其他共29个国家的105名选手同场竞技,一较汉语水平高低。
瑞典中学开设中文课程的历史还不长,只有两年的时间。瑞典学生要想与许多亚洲国家的汉语水平相当高的同龄学生一比高低还是很不容易的。在比赛期间,所有参赛的学生都被请到重庆家庭体验生活两天,并且要在四天时间内向才艺老师学习中华才艺。瑞典学生们学习得都很认真,袁安娜在京剧清唱岳母刺字中扮演岳母角色,索菲娅扮演小品剧白蛇传里的小生徐先,陈丽莎为舞台剧(重庆印象)里的歌手。她们的表现得也都很出色,深受评委和重庆观众的喜爱。
本次比赛分为三场复赛和一场决赛。为了让各位选手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三场复赛没有淘汰制,所有选手都可以在三场复赛中进行团体十佳争夺战。10月31日,第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重庆巴蜀中学大礼堂落下帷幕。瑞典代表队取得了一个个人综合二等奖,一个个人综合三等奖。
王梅霜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教瑞典学生学会中文真是不容易,但是苦中有乐,平凡工作意义深远,我们要把更多的瑞典中学生送上中国的”汉语桥”。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喜欢上汉语,喜欢上中国文化!通过参加此次比赛,王梅霜也为瑞青带回了许多宝贵的汉语比赛经验。
瑞青成人,儿童文化班今天全面开课: 健康快乐为
9月12日,继瑞青儿童兴趣班之后,瑞青中文学校成人文化班全面开课。成人文化班成为瑞青中文学校本学期的又一亮点。
早在上学期,瑞青就针对学习汉语的瑞典人开设了对外汉语成人班;针对学生家长,活跃业余生活,还开设了成人太极班和瑜伽班。本学期,在原成人兴趣班的基础上,瑞青又开设了成人舞蹈班。如今,在各方面的强烈要求下,瑞青中文学校还正式开设成人拼音班和成人实用英语班。大家学习劲头十足,报名积极踊跃。有不少学员连续上课,打完太极活动筋骨之后,紧接着上拼音班学习拼音输入法,上完拼音班又接着学习实用英语,下午还要到舞蹈班跳跳交谊舞。一位学员说:“这么大年纪来学习,就是要学得健康,学得快乐。”瑞青成人文化兴趣班恰恰和学员们的想法一致:以健康快乐为主题,积极丰富当地华人的精神生活和展开文体活动。
瑞青学生在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中创佳绩
日前,在北京市侨联举办的“金水桥之恋——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中,瑞青中文学校大力协助,积极参与。瑞青学校的学生作品获得大赛评委的一致肯定,创造了出色的成绩。其中山维克获得金奖,叶荻茜获得银奖,叶荻娜和王奕晴分别获得优秀奖。
“金水桥之恋——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作品征集工作截至6月圆满结束。大赛共收到来自世界四大洲11个国家的华裔青少年书画作品520余件,共有近50所海外华文学校或侨界社团参与了作品征集工作。瑞青中文学校为其中之一。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次大赛的参赛作品整体水平很高,充分展示出海外华裔青少年的艺术才华。通过参加本次比赛,参赛选手们不仅提高了书画技艺,也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他们用手中的笔描绘心中的祖(籍)国,也由此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爱乡之情,达到了大赛组委会举办本次大赛的预期目的。
大赛组委会于7月上旬组织国内书画专家对全部作品进行了评定,分别按儿童组和少年组评选出金、银、铜奖及优秀奖共315件。
大赛组委会将把全部获奖作品编辑成册,预计于今年9月上旬在北京举办“金水桥之恋——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书画展。届时,我们将在北京的书画展上看到瑞青学校学生的优秀作品。
金秋展新瑞,教育历常青—-瑞青新学期开学气
8月22日,暑期刚刚结束,瑞青中文学校以崭新的姿态迎来一批新生和家长,而已经在瑞青学习了一年的学生们也欢呼着再次相聚学校。
开学第一天瑞青新生报名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当天就有超出预计的很多位家长和学生前来报到和报名。学生年龄四岁到十八岁不等,家长和学生大都带着学习中文的一腔热情。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了一改新生家长盲目找新班,为了使新生尽快进入到相当水平的班级,更为了保证教师正常完成教学计划,所有学习过中文的瑞青新生均得经过汉语初步测试评估。经过低级,中级和高级汉语测试后,每个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班级和教师。一位送孩子前来报名的家长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想了解中国文化一定要学习中文。”而这也正是瑞青的办学精神。
分班之后的家长会上,校长王梅霜真诚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感谢青田同乡会,各位家长和老师们对瑞青学校和汉语文化传播的贡献。王校长介绍到瑞青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5名。教师资格选拔严格,三分之一老师都有教育自己孩子经验,并且会瑞典语,保证了教师的亲和力和交流能力。而且,瑞青百分之九十九教师都受过高等教育,大部分教师是硕士甚至博士,这些新生力量保证了瑞青教育始终应用新思路。瑞青采用国内版中文教材,确保学生中文水平实用化和时代化。王校长亲述经历:“我自己有两个女儿,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三岁,为了女儿的中文,我走上传播中国文化的道路。”王校长鼓励并建议家长和学生,学习中文一定要持之以恒。为了鼓励大家学习中文的积极性,瑞青自本学期设立瑞青奖学金。
瑞青中文学校致力于文化交流和传播。为了丰富学生和家长的业余生活,瑞青还开设了舞蹈班,瑜伽班,太极班等。在此平台上学生家长也有很多家长活动。目前,一年一度的瑞青夏令营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继2008年在瑞典的夏令营之后,瑞青今年在北京和内蒙古成功举办了“我爱中国,我爱大草原”主题夏令营,同时还开设了暑期文化活动站。家长和部分学生饶有兴趣地观看了2009年瑞青夏令营图片展。本学期瑞青还将针对学生的中文学习举办拼音比赛等趣味知识活动。
这是瑞青开学的第一天。九月五日特色兴趣班将陆续开课,目前瑞青仍在接受报名。“金秋展新瑞,教育历常青”,我们继续努力,愿把瑞青中文学校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