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瑞青中文学校有自己的简报了

杨青报道

 

      瑞青中文学校在2011年秋季开学之际,在校委会和老师们的努力下新开办了学校简报,简报内容丰富多彩,给瑞青中文学校又增添了新的色彩。自简报开办以来深受家长和学生们的喜爱与好评,简报为月刊,在本月已经顺利出版第二期。

      简报分新闻版,教师园地,优秀作文栏,重要提示,各种活动报道等等。新闻版主要报道瑞青在近期发生的相关信息与新闻。第二期的重要新闻内容有:瑞青中文学校被评选为“华文示范学校”使家长和学生及时了解本校最新消息。教师园地主要报道和分享瑞青中文学校的老师们对华文教学的点滴感受和教学经验,并把家长的建议及时通报给大家。优秀作文栏目主要报道在校学生的优秀作品,在班主任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学生作文水平逐步提高,我们选出的邵婧老师指导的“天使的魅力”和余莉老师指导的“秋思”是瑞青中文学校经典作品之一,受到家长的称赞。在今后的每一期简报里,我们都会陆续刊登学生的优秀作文。夏令营是我校的亮点之一,我们把今年夏天的中国夏令营之行连载给大家,希望更多的学生喜欢它,了解它,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回祖国观光学习。

      目前我们的简报已经是学生们喜爱的读物了,他们通过阅读简报提高阅读能力,增加词汇量,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而是在享受追求快乐与完美的过程。

      我们的简报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瑞青中文学校2011秋季开学报道

瑞青中文学校2011秋季学期正式开学了。8月27日,秋高气爽,伴随着家长和同学们回归瑞青学校开始新学期的学习。老师们统一穿着瑞青校服,佩戴胸章,站在教室门口,期待着同学们的归来。
上午10点,在家长的陪同下,同学们都准时到学校报到。家长们帮孩子寻找自己的新教室和老师。这学期我们做了一个很特别的准备——每个教室的门上都贴上了老师和班级的名字,以及制定了本学期要使用的教材标准,让家长和同学们一目了然。
经过一个暑假,有的同学的中文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这让我们的老师既惊喜又高兴。
开学当天仍不断有新生报名,负责接待新生的老师细心地给家长介绍各个班级的情况,并且为他们安排了相应的班级进行听课、学习。
文化兴趣班也十分吸引学生和家长,有很多家长帮孩子们报名参加了舞蹈班、素描班、国画班以及武术班等等,希望他们在学习中文的同时,培养出孩子们更多的兴趣。从中也可以了解其他的中国文化。
瑞青学生每一年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辛苦努力以及我们家长的配合,我们由衷的希望新老同学们能够在瑞青快乐地学习,在快乐中探索中文的奥妙!

大使夫人邀请领养中国儿童家庭活动报道

8月16日下午三点,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行了招待瑞典人领养中国儿童家庭的联谊活动。被大使夫人请来的150名左右父母和儿童下午两点就兴高彩烈地来到了使馆门前。幸福的孩子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刚刚度假回来的父母们也情绪激扬。大使夫人的精彩讲话揭开了活动序幕,她对瑞典领养家庭给孩子们的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接着是师生们的精彩文艺表演,这些内容都迎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接下来是丰富的游戏活动,家长们跟孩子们一起参加了各项游戏,其中的编中国结和剪纸尤为吸引家长和孩子们,他们玩得十分开心。最后联谊活动在拔河比赛中结束。瑞青中文学校和新星中文学校做为协办单位为此次活动的成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r3 r4

2011年第四届瑞青夏令营报道

      2011年第四届瑞青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夏令营的主题为“寻根之旅,近距离了解中国”。参加夏令营的营员有最小八岁的学生到最大五十岁的家长。本次夏令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北京进行,活动内容有,旅游观光,交流、体验等等。此次增加的新活动有:参观座落在包头市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藏式喇嘛庙——【五当召】和体验了另一个新的草原生活——【辉腾锡勒草原】。骑马喝奶茶也是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姊妹学校【呼和浩特市十六中学】又一次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同学们一起上课、交流,受益不浅,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继续学好中文!

r5 r6

国侨办送学上门,瑞青教师获益良多

5月22日,由中国国家侨办组织的送学上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以杭州市特级教师田燕芳,刘雪梅和楼朝晖校长为代表的讲习团,对在斯特哥尔摩从事华文教育的工作者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培训。在开课当天,瑞青中文学校的老师们身着整齐的红色校服,以饱满的热情出席,并且,派老师代表参加了每一课程内容的培训,受益匪浅。

    首先田燕芳老师跟大家分享了语文在每个教学时段的不同点,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的低段的教学,关于识字教学的的策略,运用科学的理论将汉字钩子特点和儿童识字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采用整体输入,定位联想,边识边读,先认后写,认写结合等教学方法,可使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字,识字量有所增加。
    识字过程中掌握以趣味性为原则,创设新奇的有趣的识字环境,比如,布置以字为画面的墙壁,可以把学生的名字,和有趣的简单短文写在上面,让孩子认读,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并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
    第二点田老师讲了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加强写字技能的训练和习惯养成,确保写字规范,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包括怎样执笔,运笔,以及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写法。
    第三点讲了阅读与写作,主要是从口语交际中出发,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交际情境,拓展空间。
    刘雪梅老师的艺术创作课也很有趣,吸引了来参加学习的各校老师,她的编制中国结和国画入门课程深受老师们的喜爱,这对于在华文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楼老师的心理学讲的也非常深入人心,他从小学生思维力的发展,小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和知识学习的基本过程等几个方面讲了影响孩子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因素,并列举了大量实际教学情况来进行说明。最后,楼校长对心理学教学进行了总结,为各位老师们重新梳理了如何在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华文学习,为大家解决了不少一直另华文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5月25日全体老师完成了培训课程。老师得到很大收获,学到了以前从未得到的知识和技巧。中国大使馆政务参赞王建州和杨刚领事出席了结业典礼。王参赞在结业典礼上给大家讲了话,他对在瑞典从事华文教育的老师们积极敬业的精神表示赞扬,并对教育工作者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他表示中国大使馆在今后会努力地尽力的多办这样的学习班,让华文教育在瑞典越办越好,走上一条正规的路。随后王参赞给大家颁发了结业证书。

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瑞典赛区

r7
      第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瑞典赛区预赛于4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举行,来自瑞典全国15支中学代表队的45名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他们分别在汉语语言能力和中国文化才艺表演两个项目进行了激烈地角逐。
      瑞典目前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瑞典全国现有10所大学和约50所中学开设各种类型的汉语课程,汉语也逐步成为最受学生和家长们欢迎的第二语言之一。参加本届比赛的选手们经过中文老师们的熏陶,不但可以用中文表演精彩的节目,还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他们所使用的背景展板到音乐铺陈,从台词咬字到服装搭配,从古典诗词到现代小品,无一不把浓郁的中国元素尽情融入其间。
      比赛的第一个高潮是来自王梅霜校长和朱婕老师共同指导的三个中学生带来的话剧《大年三十》,地道的中文对白和夸张的表演手法不时地引起观众们的阵阵笑声和掌声。在才艺表演中,她们则完美演绎了经典中文曲目《万水千山总是情》,以瑞典女孩子的热情俏皮来诠释清新的柔情烟云,让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比赛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随后,参赛选手们纷纷亮相,在既激烈又愉悦的比赛中一一登场,每一个妙趣横生的参赛节目都是匠心独具,“我学中文所以我快乐”,小品《过年》中一句“妈妈,我好想再吃一次四喜丸子啊”!差点让思乡的中国人热泪滚滚,复又忍俊不禁了!
      在观众们陶醉在中国流行歌曲《大海呀,故乡》、《一双隐形的翅膀》、《同桌的你》之后,第十三支代表队闪亮登场,这支队伍也是由王梅霜校长和朱婕老师共同指导的,其中两位学生爱玛琳和魏佳丽,已经在我们瑞青中文学校坚持学习中文很长时间了。她们华丽的行头和专业的京剧扮相在还没开场前就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由她们重新编排的历史剧《花木兰》中的一段《凯旋归来》,围绕是否对花将军进行惩罚或褒奖的剧情冲突而展开,三个中学生全情投入,一举手一投足,神气十足,字正腔圆的台词不但带领观众们穿越到巾帼英雄的身边,更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最终三位学生不负众望,以全场最高分均获得了本届比赛的一等奖。希望她们将代表瑞典国家队参加定于今年10月在中国重庆举行的第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的复赛和决赛。
      此次赛前,瑞青中文学校不少老师也积极参与了对这些参赛中学生的赛前指导和培训。这些被指导的两组学生共6名,其中3人夺得一等奖,3人荣获二等奖。同时,这6名学生都赢得了去中国重点大学留学一年的政府奖学金。赛后,获奖的中学生们十分感谢瑞青中文学校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正是她们的群策群力,才使我们的学生收获了这样喜人的成绩,在此,祝愿我们的学生能够不负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再接再厉,在决赛中脱颖而出,再创佳绩!
      此次“汉语桥”预赛也是第三届瑞典大中学生中文比赛,由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处和斯德哥尔摩北欧孔子学院联合主办。瑞典著名汉学家、北欧孔子学院院长罗多弼教授和中国驻瑞典大使兰立俊观看了比赛,并分别在比赛开始前和结束后发表讲话,他们向工作在瑞典各个地区的中文老师致敬,并鼓励参赛选手们进一步学好中文,为促进中瑞两国之间的交往贡献力量。

汉语作为现代语言教学首次亮相瑞典“现代语言“

  r8

(余莉2011)4月2日-3日,位于瑞典南部的有700多年历史的HALMSTAD大学院内,来自瑞典各地的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及各大教材出版机构、语言培训机构汇集一堂,参与了2011年瑞典“现代语言日”的教学研讨活动。
瑞典的“现代语言日”是由瑞典著名的LMS机构发起的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第二语言教学交流日活动,每年一届,地点在瑞典北部、中部、南部分别轮转。虽然已经成功举办过数届,语种涵盖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德语,但中文教学迟迟未能纳入这个领域进行研讨与交流,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在瑞典,中文教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属于官方的综合大学,另一种就是民间的兴趣课程。高中一直只有很少的学校开设汉语选修课程。自2007年起,特别是中国成功承办奥运后,越来越多的小学和中学为学生提供可选语种中文的特别课程。而普遍受困惑的问题是,没有各方面都很合适瑞典小学生和中学生使用的中文教材。一直以来,中文教学课本都是由瑞典人编写的,最近陆续出了一些课本,大多数还是瑞典人写的。主要面对成人和高中学生,使用起来也较困难。
《中文好学》一之四系列原书的作者是荷兰的一位华人教师,本书在2010年已成功被荷兰高中采用为全国统考课本。瑞青中文学校的王梅霜校长应瑞典最大的教材出版社LIBER的邀约对本书第一册进行了瑞典版的改编和翻译工作,是根据瑞典学生情况和参考了中国汉语入门的教学方式改变和翻译的。
此书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瑞典初学者,小学生,高中生,成人都可选用,而且还与欧洲语言框架标准对接,练习题也参考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试题。一经正式出版,就受到了业界的广为关注。2011年的瑞典“现代语言节”组委因此早在半年前对《中文好学》瑞典版作者王梅霜女士发出热情邀请,请她与四位瑞典同行一起就汉语教学专题举办讲座和研讨。
本次为期两天的语言日共有200多名代表与会,每天5个时段安排了近百场不同语种、丰富多彩的讲座。汉语共有五场讲座,王梅霜女士承担了其中两讲的教学任务。她以富有中国古典韵味的PPT展示及生动活泼的演说风格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中文教师,关于现代汉语教学是否应该舍弃文化的元素,只保留语音以便来自印欧语系的学生轻松掌握的论题参与了讨论,在座的还有瑞典著名汉学家,《汉字王国》的原著者林西莉女士。
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由瑞典人垄断的,搞中文教学讲座也一直没有中国人的介入。而且还有个普遍的认为,那就是中国教师教不好瑞典人的初级中文。但是,随着瑞典汉语教学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以及群众时代(即普及率的诙谐说法)的一路走来,许多华裔中文教学工作者在这个领域里积极探索、默默耕耘。而本次能够进入研讨会,将平时的教学实践凝练、总结并发出自己的声音,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华丽转身,使汉语教学得以在瑞典本土这个国际化的语言教学平台上闪亮“出镜”,并做出积极地参与和奉献。
Liber 出版社出版的中文好学第一册已在斯德哥尔摩12所中小学成功试用快整整一年。让我们期待本书的第2,3,4 集尽快完成并出版!

庆新春瑞青又出创举,猜灯谜师生寓教于乐

何春桦,刘若一报道

2月5日,瑞青中文学校的师生及家长们一起,以猜谜语、做游戏的方式热热闹闹地在学校欢度中国的传统新春佳节。这是瑞青中文学校的又一创举,既让学生们领略了中国文化,又没有耽误正常上课教学。
此次春节猜谜活动共包含了240余道形式各异,难度程度不同的谜题,带给同学们巨大的想象空间以及乐趣。其中的猜物谜语以或优美或通俗的语言,简洁而形象地为大家描述出一件件物品或一种种现象的特征,同学们在猜谜的同时既进一步了解了所猜物品的特征,也充分领略了中文的奇妙之美。脑筋急转弯充分考验了同学们的急智,一个个出人意表的答案让猜对答案的同学们兴奋不已。知识问答部分的题目,考验了大家对中国文化及传统风俗的熟悉程度。数字谜语将数学世界中的阿拉伯数字与中文巧妙地连接起来。看图猜字部分让同学们直观地看到了汉字笔画的绘画特性在书法天地之外巨大的发挥空间。字谜部分更是直接考验了同学们对汉字结构的掌握程度。
以猜灯谜的方式来庆祝一个吉祥喜庆的重大节日是中国传统习俗。今天学校各个教室都挂上了大红套金的灯笼,贴了祥瑞如意的兔子图画,有的教室还贴了写满吉祥祝语的春节对联,整个学校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息。
除了猜灯谜活动,学校还为学生和家长们准备了扔圈,夹弹子,画脸,顶橘子,踢毽子,跳绳,乒乓球跑比赛等游戏活动。
为了节省时间多玩几个项目,多集几个获奖图章,同学们在各个教室中积极串行,参加完一个项目的比赛,让老师盖好图章后立即转移到新的项目中去。集齐获奖图章数量,在小卖部门口等待领取奖品的同学的队伍不多时便排成了长龙。全校学生这一天还品尝到了青田同乡会准备的炸春卷和饮料。
这次庆春节猜灯谜活动举办得很成功。老师们利用假日休息时间,长达数月精心准备的此次活动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不仅学生们参加猜谜和游戏活动的热情高涨,很多家长也随着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体验了亲子互动的乐趣,与孩子们共同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欢度了2011辛卯年兔年春节。欢乐的气氛荡漾在学校里,开心的笑意真实地洋溢在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的脸上。
瑞青中文学校教学组织体系完整严密,“寓教于乐”,实行快乐教育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体系的特点再一次从这次成功举办的庆春节猜灯谜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
就在上周,凤凰卫视欧洲台来瑞青采访。瑞青中文学校校长王梅霜为凤凰卫视的刘晓峰编导就瑞青三年来的发展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瑞青教师为瑞典中小学汉语教学写出新的教材,本校中文的对外汉语班、文化班、采用国内同步教材的教育体系、以及优雅的校舍环境等,给凤凰卫视的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猜灯谜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瑞青中文学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活动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1-02-07

瑞青2010秋季学期工作总结会议成功召开

r10
何春桦 报道

11月5日,瑞青2010秋季学期工作总结会议在距斯德哥尔摩70公里的乌普萨拉市成功召开。 会议由教务长余莉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瑞青校务组全体成员及部分骨干教师。本次会议对本学期各年级组的工作做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为进一步优化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做了新的工作部署。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一)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情况及讨论;(二)本学期教案模版化工作总结;(三)课堂游戏的研究;(四)成功教学方法推广。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教案模版化取得了重大进展。校务组通过收集老师们的教案,到各班实地听课,以及与老师们一对一探讨教案内容及教学方法等途径,将教案模版化这一目标逐步落到了实处。其中,学前班教案汇总框架率先完成。

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会议决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全校范围内将硬性推广几项优秀的教学方法。

在会议上,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积极参加讨论。在一片紧张但融洽的氛围中,瑞青2010秋季学期工作总结会议圆满结束。

在开会时间之余,与会的全体老师还一同游览了乌普萨拉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深秋的明净阳光下,老师们漫步于早于公元6世纪就开始繁荣的乌普萨拉老城,途经古老的Carolina Rediviva图书馆,来到艺术博物馆,最后参观了哥特式的Domkyrka大教堂。

空气中弥漫着浓厚历史氛围与学术气息的乌普萨拉市,有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古老的大学。瑞青2010秋季工作总结会议选择在此地召开,也寓意着寄期望于瑞青学子学业有成。

瑞青2010秋季学期开学 – Dagens Nyheter 刊发专题报道

春桦报道

8月21日早上9点30分,瑞青中文学校2010秋季学期正式开始。

多云有雨的天气掩不住Södra Latin Gymnasie校舍内的热腾气氛。学生们早早就已在家长们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端坐教室中,等待上课时间的到来。教师们统一身着印着瑞青中文学校LOGO的红色T恤,佩戴名牌,微笑着欢迎学生们回到学校,开始新学期的学习。

自2008年1月创办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瑞青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积极探索切合海外环境的中文教学方式。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优质的教师队伍,过硬的教学质量,瑞青中文学校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可。新学期伊始的瑞青共拥有25个中文班,在斯德哥尔摩市周末中文学校中,处于领跑位置。

瑞青的成功也引起了瑞典社会的关注。瑞典最大的报刊——Dagens Nyheter在瑞青秋季开学日刊发了两个整版有关瑞青中文学校的专题报道,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及中国移民在瑞典的情况。DN报道说,华裔的年轻一代多数都在瑞典“高水平的高等学府里接受教育。”

开学日当天,仍不断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学校报名。有的家长表示自己本身在国内便是中文老师,孩子已经学到北师大语文第四册,现在希望孩子能够到瑞青来,有一个延续中文学习的环境。

一对曾在中国北京长期居住的瑞典夫妇,在临近放学时间来到瑞青。刚刚回到瑞典一年多,说着流利中文的他们,希望自己在中国长大的孩子,能够在瑞青继续把中文学下去。

文化兴趣班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也显而易见。虽然文化兴趣班于8月28日,秋季学期的第二个上课日才开始,但已经有孩子身着跆拳道服,兴致勃勃地在开学第一天便来到瑞青。

瑞青校董事长叶沛群先生在接受DN采访时表示,中国移民希望在融入瑞典社会的同时,能够继续袭承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而瑞青致力于打造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学习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平台。值得我们欣慰的是,通过两年多的切实努力,瑞青不仅在中国移民群体内,也已经向瑞典社会打开了一扇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未来,瑞青任重道远,但我们仍将一步一个脚印,为促进中文教学在瑞典茁壮成长,为传播中华文化而努力。

2010-08-23